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翻譯實學:楊聯陞書評、李約瑟《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1954)、評《評論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Wang Ling 王鈴、Derek Price 普賴斯《天鐘:中世紀中國偉大的天文鐘》1960、《漢學書評》




台灣出版過許多好書,不過出版當時我錯過了;有的,當時也讀不懂。這些書,有的可以"用心"讓騎甦醒過來,重新出版:
1982:楊聯陞(1914-1990) 著《漢學論評集》,台北市: 食貨出版社, [1982] ,收五篇西文論文、四十幾篇英文書評
2016:楊聯陞《漢學書評》蔣力編, 北京:商務,2016,收入中文書評18篇,中譯 (王存誠譯)44篇,另附楊聯陞著《書評經驗談》
 

北京商務出版楊聯陞【漢學書評】(2016),末篇"書評經驗談" (457-67)是1984.12.17紀念胡適之先生的講稿,登【大陸雜誌】79卷第3期,1985





 楊聯陞書評、李約瑟《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1954)、評《評論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Wang Ling 王鈴、Derek Price 普賴斯《天鐘:中世紀中國偉大的天文鐘》1960、《漢學書評》


李約瑟CHFRSFBA英語: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生於英國英格蘭倫敦生物化學家。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對現代中西文化交流影響深遠。他關於中國科技停滯的李約瑟難題也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

在劍橋主要是做李約瑟的客(宿舍規矩不同,早餐時同桌有寒暄者,有隻自看報者)。看他所藏的書。談到赫連勃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他大有興趣,立刻檢出《晉書》原文,要我口譯,他在卡片上打字。其勤真不可及。那時的助手是王鈴,有時在鄭德坤博士家會晤,鄭講考古與藝術,是哈佛前輩。 後來李約瑟等的大著第一冊(近於通史)出版,我在HJAS有長評,指出若干錯誤。再會面時就有些冷落了。
衛理告訴我,他評此冊說其中有許多錯誤(many mistakes),李約瑟告訴衛理:「你必須再舉二十多條錯處才可以說許多錯誤。」衛理說:「我又寄給他十幾條,也就罷休了。」
由此可見,書評用數量詞,特別要慎重。如 a few 是三五個, several 就多些,可說五七個,some,a number of 若干(前者較少)都有分別。定冠詞 the 的使用,更是重要。西洋人自己有時也不敢定,有人說如果可冠可不冠之時以不用為宜,亦是一法。
李約瑟、王鈴合著第一冊 (hc案:中國的科學與文明)討論沈括,提到《忘懷錄》,有游山水必備之器物的單子。有一處需要泥船(mud boats),我覺得奇怪,檢書原來是泥靴(mud boots),可能王鈴發音欠準確,李約瑟沒聽清,致誤。不過,若依常情推測,亦可能猜出此類錯誤,只是他們做的是開荒的工作,一年不知要看要譯多少書,豈能毫無失誤 ! 讀者要心存恕道。我對於李約瑟的巨著還是十分敬佩的! --- 楊聯陞《漢學書評2016 書評經驗談1985

李約瑟《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 導論 李約瑟著,王鈴協助;1954  

楊聯陞書評 (《哈佛亞洲學報》第18卷第1、2合期,1955年6月):評《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 導論 》,中文見:楊聯陞《漢學書評》頁278-295


中譯者王存誠有篇中譯 書評導語》,載《漢學書評》頁121-26

"...... (《中國科學技術史》)兩個譯本竟不知用楊(聯陞)先生之言,不僅原錯照搬,翻譯中又添新錯。......" (p.123)
類似李約瑟主編的大部頭《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可以採用的方式是先印試刊本,供世界專家參考、改正,之後再正式出版。不過,此法耗費頗大,而李約瑟找的合作者,已是世界第一流的專家。




 ~~~~楊聯陞書評 (《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80卷第4期,1960年):評《評論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Wang Ling 王鈴、Derek Price 普賴斯《天鐘:中世紀中國偉大的天文鐘》1960 》,中文見:楊聯陞《漢學書評》頁438-44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