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感動(89):元旦的一些領悟:工作可啟發靈感(Don't wait for inspiration. It comes while working' - Henri Matisse,),可促進"觸類旁通"(我的人工智慧的故事、體驗:英語學習:注意(到"爭眼球的經濟時代)attention (economy)/ attend)Richard P. Feynman — '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謀殺 murder"一字由來已久,從一群烏鴉到驚悚電影:A Murder of Crows )。卓別林過世,日本朝日新聞"天聲人語"專欄的一篇評論文章Memories of Chaplin (老優之死1977.12.27 )很深入;《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1972))中卓別林母親舞台失聲之慘痛經他由"長良川鵜飼" (cormorant fishing) 對日本文明的觀察、批評。

  感動(89):元旦的一些領悟:工作可啟發靈感(Don't wait for inspiration. It comes while working' - Henri Matisse,),可促進"觸類旁通"(我的人工智慧的故事、體驗英語學習:注意(到"爭眼球的經濟時代)attention (economy)/ attendRichard P. Feynman — '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謀殺 murder"一字由來已久,從一群烏鴉到驚悚電影:A Murder of Crows )。卓別林過世,日本朝日新聞"天聲人語"專欄的一篇評論文章Memories of Chaplin (老優之死1977.12.27 )很深入;《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1972))中卓別林母親舞台失聲之慘痛經他由"長良川鵜飼" (cormorant  fishing)   對日本文明的觀察、批評。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936336831185882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3/12/89-to-light-house.html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日文“街” 多義(陳系美)



 賴明珠最大的問題,不在「直譯」所造成的各種莫名其妙,而是「漢字照抄」。


做翻譯的人都知道,日文的漢字很多不能直接照抄,但賴明珠很愛照抄。(而且編輯還放行。真好命?XD)


例如前面那一則講「白色」的,有一句「但顏色本身的成立」。「顏色本身的成立」到底是甚麼意思?XD 好像很玄又很賣弄的樣子?「成立」耶!!XD


幹幹幹幹幹幹幹幹XDDDD


它的原文就「成り立ち」啊。賴明珠就給它照抄漢字的部分,譯為「成立」。我真的拜託你去查字典,「成り立ち」的各種說明裡,有一個「成分」。這裡要用的是「成分」。


所以村上那句話的意思是:


「由於顏色本身的成分不同,有高尚的白和低級的白之分。」


這種小地方實在太多了。我血壓敗給它們就放棄了。可是到了12「世界末日篇」我爆炸了😂


「世界末日篇」的12「世界末日的地圖」談的就是村上新作《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的地理環境,裡面出現了很多「街」這個字(日文),賴明珠一樣照抄「街」。


於是出現「街的地圖」「全街」「包圍著街的高牆」「高牆把街團團圍住」「街的地形是東西較長,南北則各有北林、南林」......還有三座橋,還有沙洲呢,甚至有深潭,都在「街」裡面XDD


日文的「街」(まち)和中文的「街」,最好意思完全一樣啦😌


《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封面的英文直接告訴你,「街」是「city」的意思。它本來就是「城市」嘛!


整本《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一直街一直街一直街一直街街街街街街,神煩😤


不知道台灣會不會出《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的中譯本,到時候請不要再「街」了。村上已經在封面寫給你看了,是「city」。


#2023嚼嚼小說馬拉松

#村上春樹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忍無可忍不想重新再忍


https://moo.im/a/dhwDKO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Pedro Páramo / Juan Rulfo 雙英譯。《命運交織的城堡》倪安宇/譯首度義大利文直譯版

 

新書上市│全新譯本《命運交織的城堡》
首度義大利文直譯版。
卡爾維諾舉世聞名用「塔羅牌」寫的小說。
一場說故事遊戲。說出命運與自我創造間交織的脆弱與活力。
一群穿越茂密奇幻森林的旅人,先後聚集在城堡和酒館。旅人因穿越森林失去說話的能力,於是他們透過塔羅牌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塔羅牌從牌面圖案到牌陣,可以無限解讀,不同的排列組合,隨機變化的故事,形成命運交織的網。
本書為卡爾維諾的一種奇幻圖像學實驗,用紙牌建構出篇篇結構精密的故事,從城堡主人到鍊金術士,這批森林旅人當中竟還包括浮士德、馬克白夫人、伊底帕斯,還有卡爾維諾自己,執起戀人、錢幣皇后、權杖騎士的牌面,宛如降靈會,滿桌捕捉想像馳騁瞬間的紙牌充滿閱讀樂趣。全書以圖像與語言的交織,證實了卡爾維諾對後世影像敍事、電腦遊戲及至人工智慧等後現代轉向的預見。
「世界必須倒過來看,一切便清楚了。」
⋯⋯⋯⋯⋯⋯⋯⋯⋯⋯⋯⋯⋯⋯
《命運交織的城堡》
Il castello dei destini incrociati
by Italo Calvino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    倪安宇/譯

-----

Pedro Páramo / Juan Rulfo ; translated by Margaret Sayers Peden ; with a foreword by Susan Sontag.

Rulfo, Juan.
c1994.

ROVING EYE

A Masterpiece That Inspired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to Write His Own

For decades, Juan Rulfo’s novel, “Pedro Páramo,” has cast an uncanny spell on writers. A new translation may bring it broader appeal.


The Mexican writer Juan Rulfo (1917-86) with an Aztec skull. Rulfo’s work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Latin American writers.Credit...Archivo Manuel Álvarez Bravo
Share full article

****



What I like about the story, which García Márquez recounts in a 1980 foreword that appears in a new translation of PEDRO PÁRAMO (Grove, 129 pp., paperback, $17), is not what it says about García Márquez the writer: his photographic and phonographic memory, his baroque literary fervor and his almost humble confession that it was this compact novel that showed him a way back into writing and ultimately made possible his masterpieceWhat I like about it is what it says about García Márquez the reader, and more widely, what it says about the spell Rulfo’s book casts on so many of its admirers.
The book cover of “Pedro Páramo” shows a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 of a row of cacti in a desert.

***



佩德羅·巴拉莫》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的一篇中篇小說,在1955年出版。這本書對魔幻現實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說,自從卡夫卡的《變形記》以來,還沒有哪本書能給他這麼大的觸動。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也將它稱作文學史上最好的小說之一。[1]

《佩德羅·巴拉莫》出版後,一度乏人問津,有人認為它「寫得很好」,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堆垃圾」,魯爾福平靜地面對這一切,寫完了小說,還是安心地做他的汽車輪胎推銷員。幾年後,《佩德羅·巴拉莫》聲名鵲起,奠定了魯爾福在拉美文學中的地位,他卻從此不再寫任何小說[2]

參考資料[編輯]

  1. ^ Juan Rulfo - Página Oficial - Cronología[2012-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2. ^ 佩德罗·巴拉莫. 譯林出版社. 2011.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白鯨記》大感動 直播感動 (74~76)及版本討論

 《白鯨記》大感動   直播感動 (74~76)及版本討論

《白鯨記》大感動   感動 (74~76)  

感動 (74):《白鯨記》(Moby Dick ByHerman Melville赫曼‧梅爾維爾原作直播討論 鍾漢清 2023. 12月21早上11點 ) :不朽的Moby Dick《白鯨記》, 孫康宜、劉克襄等等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Norton 研讀本;中譯本從曹庸1957到 陳榮彬2019 ; Unpainted to the Last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5 20世紀各出版社插圖,道明ˉFrank Stella (1936 - ) 到名家The Waves Series 。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98303435877318

感動 (75): 曹永洋導"讀" 志文版 《白鯨記》,約下午約2點半,
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76464538753789

感動 (75): 曹永洋導"讀" 志文版 《白鯨記》,


感動 (76) : 友情與師生情:曹永洋;李肇修、廖志峰 (都是漢清講堂之友)。直播會前會後「 淚光 閃爍」: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比較志文版、上海譯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43383619750705




感動 (74):《白鯨記》(Moby Dick By 上11點 ) :
不朽的Moby Dick《白鯨記》, 孫康宜、劉克襄等等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Norton 研讀本;
中譯本從曹庸1957到 陳榮彬2019 ;
Unpainted to the Last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5 20世紀各出版社插圖,到名家ˉFrank Stella (1936 - ) The Waves Series 。






12月21將有《白鯨記》(Moby DickHerman Melville赫曼‧梅爾維爾原作) 直播討論 曹永洋導論
明天12 月21為《白鯨記》直播;討論專日,將有2場直播討論: 作者: Herman Melville赫曼‧梅爾維爾《白鯨記》(Moby Dick)
1.早上11點,鍾漢清介紹約10本相關書,包括4本不同的中譯本,一本大塊文化的年輕人版本導讀,一本《白鯨記與美國藝術 》(英文,約1995,Kansas 大學出版社)。参考資料Norton 出版社匯編等多種。

台灣至少有五種翻譯本: 今日世界1969,遠景;桂冠,志文。聯經出版公司,2019 陳榮彬,: 白鯨記 Moby Dick(紀念梅爾維爾200歲冥誕,2019全新中譯本,雙面書衣典藏版)


中國 1982 上海譯文曹庸 1957/1982
基本上,今日世界1969,遠景;桂冠,志文等督採用曹庸的翻譯本。今日世界1969,文字有些變更,章節刪,譯者序自己寫,簡潔。
遠景;桂冠,志文,都將譯者改名換姓。志文版(新潮世界名著二十號) 曹永洋導論/讀其導讀 

上海譯文曹庸版、志文的插圖,採用名家 Rockwell K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ckwell_Kent

感動 (76) :  友情與師生情:曹永洋;李肇修、廖志峰 (都是漢清講堂之友)。直播會前會後「 淚光 閃爍」: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比較志文版、上海譯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43383619750705




曹庸譯 《白鯨》上海譯文 1983 2.7人民幣。郭松棻、李教授合贈 台大圖書館,2015  0806

特色:圖片印得比志文版更清楚; 有譯者序 17頁  1982.6 、語源3頁、選錄24頁等三章



歐陽裕 譯《白鯨記》台北:志文,1984,280元 808頁,直排751頁

特色:曹永洋:世界文學史上的大白鯨,6頁,1984.5; 

梅爾維爾其人及其代表作《白鯨記》25頁 1984.5 ; 主要人物表1頁;梅爾維爾年譜741~751

-----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海明威論波特萊爾---American Bohemian in Paris:收入By Line 一書"署名新聞稿" , 如上例The Economist 的文章通常"不署名"。

 海明威論波特萊爾---American Bohemian in Paris:收入By Line 一書"署名新聞稿"  , 如上例The Economist  的文章通常"不署名"。

Hemingway on Baudelaire :
"Since the good old days when Charles Baudelaire led a purple lobster on a leash through the same old Latin Quarter, there has not been much good poetry written in cafes. Even then I suspect that Baudelaire parked the lobster with the concierge down on the first floor...and carved at the Fleurs du Mal alone with his ideas and his paper as all artists have worked before and since."
---American Bohemian in Paris,
The Toronto Star Weekly, 25 March, 1922,
收入By Line , Ernest Hemingway

By-Line 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Articles and Dispatches of Four Decades

BYLINE | English meaning - Cambridge Dictionary
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 › dictionary › byline


a line at the top or bottom of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article giving the writer's name: The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Economist under her byline. 署名新聞稿   如上例The Economist  的文章通常"不署名"。

google 的翻譯
海明威論波特萊爾: 「自從查爾斯·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牽著一隻紫色龍蝦穿過同一個古老的拉丁區的美好時光以來,咖啡館裡就沒有寫出多少好詩了。即便如此,我懷疑波德萊爾把龍蝦停在了禮賓部的第一層地板?。……並在 Fleurs du Mal(按:《惡之華》) 獨自用他的想法和紙張進行雕刻,就像所有藝術家之前和之後的工作一樣。”
---巴黎的美國波西米亞風格, 《多倫多星報》週刊,1922 年 3 月 25 日, 《線路》?錯譯,歐內斯特·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