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偶思:Snowflake Symmetry; Unhappy that I am,...


只比較末段:as with people, 沒翻譯出來


Snowflake Symmetry

Q&AJanuary 24, 2015
Victoria Roberts
Q. Why are snowflakes usually perfectly symmetrical? How does one arm “know” how the other arms are growing?
A. “The growth of a snowflake is sensitive to its immediat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aid Kenneth G. Libbrecht, chairman of the physics department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o maintains a websiteexplaining snow crystals. “It might take a half-hour for the crystal to reach its final size, and during that time it could travel a mile or more, experiencing ever-changing conditions.
“If you look at an individual arm, its shape reflects the exact history of its travels,” he said. “But the six arms all travel together, so they all experience the same history. Thus they appear to grow in synchrony, even though no arm ‘knows’ how the others are growing.”
Dr. Libbrecht compared the process to going outside on a cold day, wearing a heavy coat and seeing everyone else wearing one as well, without foreknowledge or consultation.
“The flip side of this story is that no two snowflakes follow exactly the same path in the turbulent atmosphere, and this is why no two snowflakes are exactly alike,” he said.
“Finally, snowflakes are in fact not usually perfectly symmetrical,” he said, “although snowflake photographers like to select the ones that are.” Large, beautifully symmetrical crystals are actually quite rare, he said, but “as with people, the most attractive snowflakes tend to get the most attention.”
question@nytimes.com

雪花究竟是不是對稱的

科學2015年01月24日
Victoria Roberts
問:為什麼雪花通常完全對稱?其中一瓣怎麼「知道」其他幾瓣在怎麼成長呢?
答:「雪花在形成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非常敏感,特別是溫度和濕度,」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主任肯尼思·G·利布雷希特(Kenneth G. Libbrecht)說。他開設了一個網站,專門解釋雪晶。「雪晶大概需要半個小時才能最終形成,在那段時間裡,它能飛行一英里多,經歷不斷變化的環境。」
「如果你只看單獨的一瓣,它的形狀反映着自己的旅行歷史,」他說,「但是這六瓣一起旅行,所以它們經歷的歷史是一樣的。因此,它們似乎是同步成長,雖然哪一瓣也不知道另外幾瓣在怎樣成長。」
利布雷希特把這個過程比作冷天穿厚外套出門,你會看到其他每個人也都穿着厚外套,但是沒人能預見未來,也沒人相互商量。
「這個故事的另一面是,在混亂的環境中,沒有兩片雪花的成長環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兩片雪花,」他說。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實際上雪花並不總是完全對稱,」他說,「不過,攝影者喜歡選擇對稱的雪花。」他說,美麗、對稱的大雪晶實際上非常罕見,但是「最好看的雪花總是最引人注目。」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4年12月2日。
翻譯:王相宜



****
我在Facebook訂這,它每天給一小段摘文,我有空的話,都會抄朱生豪等然的譯文給大家對照。今天這段,我讀了朱譯和孫大雨的譯文,覺得他們都有點overdone,即,原文很簡單,翻成漢文就有點做作和誇大,所以沒抄文,而自己又分心了。
給讀者當習題如何?
"Unhappy that I am, I cannot heave
My heart into my mouth: I love your majesty
According to my bond; nor more nor less."
---Cordelia from "King Lear" (1.1)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句法A as S (的as) 如何翻譯/消解之?






SUEP.末光弘和+末光陽子以「建築做為自然(按:少譯circulation,循環)的一部分」為題,在台灣以三語出版、發行《SUEP. Book1:work collection》以及《SUEP. Book 2:design theory》的作品集暨設計理論雙書。搭配書籍出版,也同步1月18日(六)於田園城市藝文空間舉辦「architecture as a part of natural circulation」建築作品展。一月底配合展覽開幕,在1月24日與1月25日分別於台北的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展覽現場及台中的築生講堂舉辦新書發表會及座談....(圖文/田園城市提供)



請教大家:句法A as S (的as) 如何翻譯/消解之?
例子請參考"

目錄


第一章 平常的看畫人:影像說故事
第二章 瓊.米契爾:影像無語 Joan Mitchell: the Image as Absence
第三章 羅貝.康班:影像設謎  Robert Campin: the Image as Riddle
第四章 蒂娜.莫多蒂:影像作證  Tina Modotti : the Image as Witness 
第五章 拉芬妮亞.芳塔娜:影像是了解 Lavinia Fontana: the Image as Understanding
第六章 瑪麗安娜.嘉特納:影像是夢魘  Marianna Gartner: the Image as Nightmare
第七章 菲洛澤諾斯:影像是內省 Philoxenus : the Image as Reflection
第八章 帕布羅.畢卡索:影像是暴行  Pablo Picasso: the Image as Violence
第九章 阿萊扎丁諾:影像是顛覆 Aleijadinho : the Image as Violence Subversion
第十章 克勞德.尼克拉.雷杜:影像是哲學 Claude-Nicolas : the Image as Philosophy
第十一章 彼得.艾森曼:影像為記憶  Peter Eisenman: the Image as Memory
第十二章 卡拉瓦喬:影像是劇場 Caravaggio : the Image as Theatre
結語

-----
Ken Su:

以我的觀點, the Image as Memory, the Image as Theatre,
意思為「以影像(表達)記憶,以影像(表達、作為)劇場(演一齣戲)」,
但是標題不宜過為冗長,所以「影像為記憶,影像為劇場」,「為」字兼有「作為」、「是」、「當為、視同」的意義。

-----
梁永安:
譯者自己都沒有統一

我覺得依情況制宜比較好

如「以影像呈現『不在者』」「以影像表達哲思」「以影像憶往」「以影像搬演戲劇」之類

-----
張華:
書名、章節名無法就字面猜測,往往是譯完全書(章)後再回過頭決定。例如Image as absence便很可疑。
用大陸的硬性套用法,as直接譯為「作為」便可。
Joan Mitchell: the Image as Absence一章為例,談的是她的畫作,她出版的畫集名為the presence of absence可能便是該"the Image as Absence"的出處。

hc:http://hccart.blogspot.tw/2015/01/joan-mitchell.html

譯人佐藤春夫(Satō Haruo)




佐藤春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佐藤春夫(Satō Haruo ,1892年4月9日-1964年(昭和39年)5月6日)日本的小說家、詩人。中國多重視"1935年與增田涉共同翻譯《魯迅選集》,很有影響,藤野嚴九郎先生讀過。魯迅身後,他主導譯成日本版《大魯迅全集》。"
其實他紀念館的簡易年譜中只列這本關於:支那歴朝名媛詩鈔"的訳詩集『車塵集』(1929)

1929(昭和4)訳詩集『車塵集』を刊行

翻訳[編輯]

  • ピノチオ あやつり人形の冒險 コッロディー 改造社 1925
  • 車塵集 支那歴朝名媛詩鈔 武蔵野書院 1929 
  • 平妖伝 羅貫中 世界大衆文學全集 改造社 1929 のちちくま文庫 
  • ぽるとがる文 マリアンナ(実はギュラーグ伯)竹村書房 1934 
  • 現代語西鶴全集 第9卷 西鶴置土産・扶桑近代艶隠者・新可笑記 春秋社 1933
  • 木竹集 春陽堂 1933
  • 魯迅選集 増田渉共訳 岩波文庫 1935
  • 吸血鬼 バイロン 山本書店 1936
  • 百花村物語 「古今奇観」卷第八 山本書店 昭和11
  • マルコポーロと少年達 ル・アンドレ・ケント 童話春秋社 1941
  • 好逑伝 支那長篇小説 名教中人 奧川書房 1942 
  • 浮生六記 沈復 松枝茂夫共訳 岩波文庫 1947 
  • 玉笛譜 支那詩選 東京出版 1948
  • 水滸伝 第1-9卷 中央公論社 1952-53(実際は村上知行の訳)
  • 新・十八史略物語 全13卷、別卷2 奧野信太郎,増田渉共編 河出書房 1956-58
  • 毛皮を著たヴィーナス ザッヘル・マゾッホ 大日本雄弁會講談社 1957
  • 受難華 ハイネ 大雅洞 1963

參考文獻[編輯]

  • 『退屈読本』(新潮社、冨山房百科文庫上下で再刊 1978年)大正期の文芸評論集
  • 『私の履歴書 第四集』 日本経済新聞 1957年 125-146頁
  • 『佐藤春夫~わが文學・わが道~慶應義塾「詩學」講座40周年記念~CD2枚組』 (日本音聲保存)
  • 『佐藤春夫論』中村光夫 近代作家研究叢書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初版文藝春秋新社 1962年
  • 『佐藤春夫』保田與重郎 近代作家研究叢書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初版弘文堂 1958年
  • 『佐藤春夫全集』全12卷 講談社 1966~70年 事実上は選集、定本版が出るまで非常に高価だった
  • 『定本佐藤春夫全集』 臨川書店  全36卷別卷2 翻訳・書簡も所収 1998~2001年
  • 『新編図録佐藤春夫 多様・多彩な展開』 佐藤春夫記念會編 新宮市立佐藤春夫記念館 2008年




張家禎廖振富的動態時報上分享了 1 本相簿
4小時 · 吹田市 · 
張家禎在「佐藤春夫紀念館與周遭的紀念碑」相簿新增了 88 張相片。

為了這次的佐藤春夫與中國、台灣特展,特地花大錢還有來回十個鐘頭的車程過去佐藤春夫紀念館。紀念館至今去了三次,一次是日本大過年的大半夜就是了,因為紀念館蓋在世界遺產的大神社境內,所以那時是去拜拜的。現任館長之前在大阪見過一次,昨天去的時候他上午在,下午有事出去,但我搭第一班特急,怎樣都要快中午才能到,所以就沒見到了。雖然沒見到館長,但跟館員們聊了一個多小時,順便替靜宜台文宣傳一下,還有談一下合作案,當然我沒有權力全權代表,只能當個仲介而已,之後還是要老師們去商量。
  佐藤春夫是台灣文學研究中最常碰到日本作家之一,他1920年到台灣後,斷斷續續地留下一些作品,對台灣文壇有一些影響力在。但實際到過紀念館的台灣文學研究者不多,真的不好去。
  後半部的照片是以前拍的紀念館的照片,這間紀念館是用他以前在東京的房子,設計很有趣,這次去跟館員聊天看以前的照片時,才發現客廳的腳踏車已經不在了。然後新增佐藤春夫的銅像,但一直以為跟以前一樣就忘了拍照,所以就沒拍到銅像。
  神社境內跟附近的紀伊勝浦站都有他的詩歌紀念碑,這次自己來,所以還看到出生地跟育成之家紀念碑。雖然沒見到館長,但跟館員們聊了一個多小時,順便替靜宜台文宣傳一下,還有談一下合作案,當然我沒有權力全權代表,只能當個仲介而已,之後還是要老師們去商量。
  佐藤春夫是台灣文學研究中最常碰到日本作家之一,他1920年到台灣後,斷斷續續地留下一些作品,對台灣文壇有一些影響力在。但實際到過紀念館的台灣文學研究者不多,真的不好去。
  後半部的照片是以前拍的紀念館的照片,這間紀念館是用他以前在東京的房子,設計很有趣,這次去跟館員聊天看以前的照片時,才發現客廳的腳踏車已經不在了。然後新增佐藤春夫的銅像,但一直以為跟以前一樣就忘了拍照,所以就沒拍到銅像。
  神社境內跟附近的紀伊勝浦站都有他的詩歌紀念碑,這次自己來,所以還看到出生地跟育成之家紀念碑。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organization men, smooth, cautious, and committee-minded

organization man

"In Britain conservation is largely in the hands of organization men, smooth, cautious, and committee-minded."


"在英國,掌管生態平衡的是組織者,他們圓滑,謹慎,想的是委員會。(王佐良先生編英國散文的流變》北京:商務,1993,頁330。)

hc改2008.3.2"在英國,掌管生態還保的是多為官僚體系下的忠誠組織人,他們圓滑,謹慎,掛心的是委員會的報告觀點。"
hc改2015.1"在英國,掌管生態保護的多為官僚體系下的組織人,他們做事圓滑,謹慎,心態上以他們擔任的委員會的利害為著眼點。


以下對 "organization man"的中文注解可能是錯誤的-- 正確的是英文的說明:
"《分成兩半的子爵》寫於1951年,《樹上的男爵》寫於1957年,《不存在的騎士》寫於1959年。在這些故事中,也可以嗅見我寫作當下的文化界氛圍:
《分成兩半的子爵》表露對於冷戰分裂的嫌惡:其他國家的割碎,也牽連國土並未分化的我們;《樹上的男爵》探討了知識份子在理想幻滅的時候,該如何在政治洪流中知所進退;《不存在的騎士》則對「機構人」( 6)提出批判。老實說,雖然在3個故事中,《不存在的騎士》的時空乍看之下和現世的距離最為遙遠,可是我卻認為這個故事也最深切觸及我們當前的處境。
我一直以為,此三部曲可以為當代人類描畫出一幅家譜。所以,我把這3本書合併重印於一冊,稱為《我們的祖先》:如此,可以讓我的讀者瀏覽一場肖像畫展,從畫像中或許可以辨識出自己的特徵,奇癖,以及執迷。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機構人」在英譯本中為Organization man,意思應指「處於機構中的人」、「受困於制度的人」。"
organization man
Someone who subordinates his personal goals and wishes to the demands of the corporation or a similar large organization for which he works; a conformist. The term comes from the book The Organization Man, by William H. Whyte. (See also bureaucracy, bureaucrat, and conformity.)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譯家人 :李之藻

讀李之藻譯 《寰有詮》(不知什麼樣的書,"詳論四行天體諸義"......)之序,末題"盥手謹識"。



李之藻(1571年10月13日-1630年11月1日),我存,又字振之涼庵居士涼庵逸民涼庵子涼叟存圓寄叟等。明代浙江杭州人。著名翻譯家天文學家

生平[編輯]

李之藻,生於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其後歷任南京工部員外郎福建學政開州知州太僕寺少卿等職。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開始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萬曆三十八年(1610)二月,李之藻在北京突患重病,李以為必死,留下遺囑,利瑪竇「朝夕於床笫間,躬為調護」[1],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皈依天主教,聖名(Leo),將家中供祀的佛像毀棄,換上耶穌救世主像。事實上,李之藻認識利瑪竇之初,利瑪竇就勸他入教,但未成功,主因是李之藻有小妾,而天主教奉行一夫一妻制。在交往多年之後,終於下決心辭去小妾才正式受洗的。李之藻本人「賭博成癮,誰也比不上他那樣酷愛下棋、打麻將。」[2]
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出任光祿寺少卿,負責研製大炮,天啟三年(1623年)去職。思宗崇禎二年(1629年)重新起複,負責修訂曆法,李之藻還自己製作了地球儀等天文儀器,府內幾乎到處都是儀器。[3]晚年一目失明,一目視力甚弱,仍然嗜學不倦。[4]次年(崇禎三年,1630年)病逝於任上。

著作[編輯]

李之藻和利瑪竇合作編譯了中國最早的西方算術譯著《同文算指》、天文學著作《經天該》、《新演算法書》、《天學初函》。另有哲學譯著《名理探》和《寰有詮》等。

參考文獻[編輯]

腳註
  1. ^ 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跡》,轉引自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上冊(中華書局,1988),第117頁。
  2. ^ 裴化行(Henri Bernard,1889-1975):《利瑪竇評傳》,管震湖譯,商務印書館,1993,上卷第301頁
  3. ^ 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聯合發行,1956年。
  4. ^ 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說:「李之藻自從與西士游,以至末年,前後共二十多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編譯書籍;不論何時何處,即在轎中,即在宴會,也不停地看閱、寫作。迨至年老,一目已壞,一目又不甚明,他還面書披閱;他和西士會談時,第一問題:『現在有何新書?』『現在何書可譯?』從1583年至1640年,他翻譯西方書付印的書近五十種。」
書目
  • 方豪:《李之藻研究》,臺商務版,1966
線上來源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譯人 施寄青



除了《李·艾科卡反敗為勝》,我沒讀過施寄青的譯作。草貼此文紀念她。

施寄青(1946~2015),祖籍陝西,生於青島,1949來臺,政大中文系畢業,失婚後靠翻譯自立。


知名作家施寄青驚傳辭世,苗栗檢察官相驗證實死訊。

施寄青昨晚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壽68歲,不少網友在得知訊息後,紛紛在台大批踢踢留言表示「R.I.P」,根據《維基百科》記載,作家施寄青身為教師、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同時她也是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施寄青曾經參選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不過因連署人不足,中央選舉委員會不准其登記、並遭駁回其訴願。(地方中心、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她替皇冠翻譯《神約》(1981)、《南與北》(1982)、《孽障》(1982)、《舊歡如夢》(1983)、《火爆行動》(1983)、《聖彼德堡夜客》(1983)"《印度之旅》(1985)等。其他翻譯作品:《李·艾科卡反敗為勝》、《紫色姐妹花》(早期著作與譯著主題以女權運動與性別教育為主,近期則轉往宗教鬼神與占卜方面)


張思婷【譯評】佛斯特《印度之旅》|一趟旅行,三種風情
http://missluffa.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12.html




施寄青為晚晴婦協創辦人,曾任建中國文老師,因外交官丈夫外遇離婚,與前夫有段奕倫及段奕德兩子。

皇冠文化集團

【紀念施寄青老師】

看到施寄青老師去世的消息有些震驚,幾年前我們曾出版施老師和兩個兒子合著的《我的老媽是名牌》,看見了母愛的光輝。

******

我的老媽自稱是名牌,

她名氣響亮、言詞犀利、作風前衛大膽,但在我們面前其實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母親,我們能在年輕時周遊列國、豐富人生視野是拜老爸所賜,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卻是老媽送給我們的人生禮物,「你大可不必盲目追逐潮流,因為世界周遭的改變不是你可以預測的,但我知道若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會讓你快樂,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成功的機率會更大。」老媽說。即使我們之間曾經隔著半個地球的距離,記憶中也沒有所謂的「家」存在,老媽仍然給了我們最大的自由,與百分之百的支持,一路去追尋自己的人生和夢想……——《我的老媽是名牌》


----


明智周




【美麗人兒的美麗事業】


高一的時候很幸運地上了她一年國文課。

當時我習慣坐在靠窗的座位,將她的課來回聽個兩次。因為,她的嗓門很大,隔天到隔壁班上課的時候,我還是可以清楚聽見,可以再重新玩味一次。

當然,她上課的重點並不局限在部定國文課本,多半是關於她『自我教育』『自我啟蒙』的人生體驗。當時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不過,或許超乎很多人的想像,當時我最大的收穫還是聽她講《論語》。有別於一般教條生硬的官方解釋,完全能夠呈現出經典書籍的生動和深刻處。這也是我第一次發現,原典和詮釋之間居然可以產生這麼大的落差,發現經典著作難免都要無奈地面臨稀釋、曲解的命運。

一直到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她同時扮演了我人生導師的角色,在面臨困境的時候總是可以找她聊上兩句,獲得新的啟發和安慰。

她的開創格局、樂善好施,可以說是引導台灣社會的一股美麗力量。一九八零年代、九零年代的台灣婦運,曾經因為她而添上許多美麗色彩。

後來,兩千零二年我從日本回來之後,很驚訝地發現她竟然一腳踩入了鬼神的世界,而且還是用原本的運動思維,用理性的思辨和樸質的善意在推廣她的信念。這大膽的一步,為她的『晚年生活』平添不少波折,看了著實令人心疼、感傷。因為,在我眼裡,她還是照片裡天真、熱情、善良又熱心助人的小女生啊。

(2015/01/14 第一次發表於臉書)


------

郝明義Rex How

施寄青老師走了。記者來電要我談一談她,我想了一陣子之後,想用「實踐者」來總結。

她因為婚姻中受的打擊,從而幫助其他女人,支持「晚晴」,是實踐她所相信的事情。
多年後,她因為覺得太多女人走不出失婚的陰影,一直擺脫不了依賴的習性,決定自己另有探索,也是實踐。
她參與教育的議題,參與政治的議題,總是直來直往,也不同於一般的名嘴,是有她真心相信的事情,並且在實踐。
在她眾多的實踐中,有一項還特別影響到我。
2004年,施寄青整理她幾年來對台灣一些特別的通靈加超自然能力人士的認識,交給大塊出了一本《看神聽鬼》。她之前一直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後來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來徹底研究超自然,當然也是實踐。
沒想到我不只是成了這本書的出版者,也成了實際的受益者。
2005年底,我內人生了一場極其離奇的病。我和她一起翻騰於生死關卡,其後寫了一本書《那一百零八天》記其過程。書裡有一段寫我在科學的醫療中亂了方寸,想到請我們主編找一位作者介紹一位可靠的通靈者,後來並當真渡了一個險關。那位主編是陳文芬。作者就是施寄青。施老師聽到我遭遇的難題後,就幫我介紹了功力神奇的L太太。施老師和文芬在那個深沉的黑夜裡陪我去找L太太的一幕,是永不會忘的。
所以我是她實踐的受益者。

近年來我在紐約時間居多,剛才檢查和她聯絡的簡訊,是去年一月,整整一年前了。
我和施寄青的聯絡雖然疏密不定,有時也不免有些爭執,但基本上我們應該是彼此相知的。
感謝施老師。祈願並祝福您現在也繼續在實踐您所相信的。

附文:
在《看神聽鬼》之後,大塊成立了一個子品牌「小異」,出版過施寄青寫的另一本《通靈者說》。

我為這本書寫過一篇序言如下:
一個非無神論者的發言 
郝明義

看待(或對待)這個世界的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是「無神論」。我們腳下踩的就是土地,頭頂有的就是天空,別無其他。活著的時候,喜怒哀樂有之,越伏高低有之;生命結束之後,也就塵歸塵,土歸土,別無其他。

第二種,是「有神論」。天地之間,另有其他存在、規律。因而有神有魔;有天堂,有地獄。因而不能不選擇一種宗教,虔誠地信奉。

第三種,可以稱之為「非無神論」。這種人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相信冥冥中還是有一種令人敬畏的主宰力量。因而自己會給自己定下一些行為的規範,定下一些思索的方向。

第四種,可以稱之為「非有神論」。這種態度的出現,又有幾種可能。第一,是變形的無神論,無神論堅持得不夠徹底,有時候又想相信一些有的沒的。第二,是變形的有神論,宗教信仰堅持得不夠徹底,言行不一。第三,是亂掉章法的非無神論,沒出問題的時候,把冥冥中的力量忘得一乾二淨,有所需求的時候,又要逢廟就拜,逢神就求。「迷信」的真正定義,應該是「迷而亂信」、「迷而不信」。這第四種「非有神論」,應該就是「迷而亂信」、「迷而不信」的代表。


我認識施寄青女士多年。目睹了她從「無神論」的立場,轉變為「非無神論」的立場。
一如她一向的特立獨行,她從不隱瞞自己這種轉變。不但不隱瞞,還著書論述,公開發表。這其中許多過程,她都寫在前一本書《看神聽鬼》中。
《看神聽鬼》之後,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她一直在忙一個新的計劃,針對台灣各種各樣「通靈人」做一次大幅度的調查報告。我和她見面的時刻雖然不多,但是不停地聽到她奔波於全台灣各地的動靜。距離阻攔不了她,期間一度受傷頗重的身體也耽擱不了她。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她這一本《通靈者如是說》。


《通靈者如是說》,一方面可以歸類為一種報導文學,作者以近乎田野調查的方法,為讀者展述了她的觀察與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另有意圖。

施寄青顯然希望這一本書對那些「非有神論」的人,那些「迷而亂信」、「迷而不信」的人,能產生些實際的幫助。「無神論」的人不需要她的建議;「有神論」的人有自己的信仰在指引,不勞她的建議;基於一個「非無神論」者的立場,她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對那些迷亂的「非有神論」者給些參考與建議,能和那一些人產生對談,讓他們在種種蠱惑中不致走太多冤枉路。

她要以一人之力做這件事,一方面可以和「愚公移山」的心意相比擬,但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受到她近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念。
這是我在一篇序言裡能說的話。



Themis is untranslatable / Justitia

Justitia[edit]

Roman equivalent of Dike, the daughter of Themis and Zeus and personification of one aspect of Hellenic Themis, as the spirit of the divine rightness of law, was Iustitia (Anglicized as Justitia). Her origins are in civic abstractions of a Roman mindset, rather than archaic mythology, so drawing comparisons is not fruitful. Portrayed as an impassive woman, holding scales and a double-edged sword (sometimes a cornucopia), and since the 16th century usually shown blindfolded, the sculpted figure outside a courthouse is typically Justitia or Lady Justice, not Themis. In the Law Courts at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however, the statue is explicitly of Themis.


(おきて)とは、各個のグループ内における私的なルールの総称を表す。

歴史[編集]

中世の掟とは村落社会における取り決めを指す。に関する権利など、死活問題が含まれたため、違反者に対しては、村八分など、強い制裁が科された。転じて、結束の固い集団における決まりごとも指す。村落社会同様、違反者に対しては、共同絶交・集団からの追放などの制裁が科される。


「我只想看那蒙眼的女神」
【全文看:http://bit.ly/1IjAH17
2013年初接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石永泰,任期即將屆滿;他今日最後一次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形容今次演說是任期期滿的「驪歌」。他以一個小故事,為這篇驪歌劃上句號。
石永泰形容,雨傘運動中出現很多「男神」,但在法律的世界裏只有「女神」一個,她是佇立於舊最高法院(即前立法會)大樓頂端的女神泰美斯(Themis)。石永泰曾遇上特意尋找泰美神的內地女律師;他認為,港人不應低估內地同行對平等、公義等普世價值的追求。
石永泰期望,香港法治不如於「末日論者」所言一般,衰亡至再也找不著,鼓勵香港法律同業在與內地法律學生、律師及法官交流時,不應只談技術性法規或業務合作,而應為他們介紹「法治」概念,讓法治精神可在神洲大地植根,遍地開花。
另看:〈石永泰:法治概念遠超守法 只談守法極權特徵〉
http://bit.ly/1DPjauY
〈石永泰2015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全文〉
http://bit.ly/1C7r3uL


Themis from the Temple ofNemesisRhamnous, Attica, signed by the sculptor Chairestratos, c. 300 BCE
Themis (Greek: Θέμις) is an ancient Greek Titaness. She is described as "of good counsel", and i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divine order, law, natural law and custom. Themis means "divine law" rather than human ordinance, literally "that which is put in place", compared with títhēmi (τίθημι), meaning "to put".テミス古希ΘέμιςThemis)は、ギリシア神話の法・女神である。ヘーシオドスによれば、ウーラノス(天)とガイア(大地)の娘で、ティーターンの一人である[1]。テミスとは古代ギリシア語で「不変なる」の意味であり、この名の擬人神である[2]
To the ancient Greeks she was originally the organizer of the "communal affairs of humans, particularly assemblies".[1] Moses Finley remarked of themis, as the word was used by Homer in the 8th century, to evoke the social order of the 10th- and 9th-century Greek Dark Ages:
Themis is untranslatable. A gift of the gods and a mark of civilized existence, sometimes it means right custom, proper procedure, social order, and sometimes merely the will of the gods (as revealed by an omen, for example) with little of the idea of right.[2]
Finley adds, "There was themis—custom, tradition, folk-waysmores, whatever we may call it, the enormous power of 'it is (or is not) done'. The world of Odysseus had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of what was fitting and prop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