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Sydney H. Schanberg Is Dead at 82;... 讀" 如何把中國歷史教科書翻譯成英文";



紐約時報的中文翻譯還是有些缺失,譬如說,"他跟我一起在柬埔寨的使命是"可能讓人誤會,因為接下來還有:"我的使命", "他跟我在柬埔寨共事時的使命是......."


“I’m a very lucky man to have had Pran as my reporting partner and even luckier that we came to call each other brother,” Schanberg said after Dith died in 2008. “His mission with me in Cambodia was to tell the world what suffering his people were going through in a war that was never necessary. It became my mission too. My reporting could not have been done without him.”
「我非常幸運地遇上潘做我的報導夥伴,更幸運的是我們慢慢地親如兄弟,」2008年狄潘去世後,尚伯格說,「他跟我一起在柬埔寨的使命是,告訴世人他的同胞在一場毫無必要的戰爭中遭受的苦難。那也成為我的使命。沒有他,我不可能完成那些報導。」



標題的翻譯缺"紀錄",它們不只是"親歷"。

Sydney H. Schanberg Is Dead at 82; Former Times Correspondent Chronicled Terror of 1970s Cambodia

July 11, 2016

尚伯格:亲历红色高棉大屠杀的时报记者

人物2016年7月11日



*****





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0711/sydney-h-schanberg-is-dead-at-82-former-times-correspondent-chronicled-terror-of-1970s-cambodia/dual/





*****

hc:這篇談的是"中國歷史教科書"之翻譯問題,其實,更廣義的日常用語(讀報等),甚至作家哈金的英文文本,這些的翻譯,和它們的社會作用 (如中文譯本書被禁),更重要。

中共的統治語彙充斥自造的 (不知所云的)"戰鬥語彙",譬如說,稱要掃持對方的"對黨史的歷史虛無主義"  (這些可以用機械翻譯,不過,只有少數人可意會)等等。絕大多數的漢字或者詞,都被顛覆了,譬如說,要人去"學習" (或者民主、自由、人權.......),是"改造"的一部份;黨史不公開,自己壟斷歷史說法......."中流砥柱 (作用)"被用來美化中共在中日戰爭的"通日"等"賣國"行為;.....




當天的翻譯活動結束時,整個會場不自覺地陷入了沉默——比最初美國代表們面對陌生的中文文本時更為寂寥。這或許是由於沒有人可以提出有效的化解隔絕的方法,之前也從未預料到這種隔絕有多麼嚴峻。
但至少,現在我們看到了隔絕的屏障設在何處。
過了一會兒,一個來自新加坡的參會者打破了沉默。她說,自己在翻譯過程中意識到,塑造觀念的過程,甚至不必藉助觀點的灌輸。
「僅僅呈現事實所用的語言本身,就足以反映一切。」
(曹起曈是斯坦福中美學生論壇運營主任、斯坦福大學二年級本科生。)

如何把中國歷史教科書翻譯成英文

http://cn.nytimes.com/education/20160121/cc21textbook/zh-han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