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譯注不詳細或錯誤可添讀者困擾





《馬偕博士日記》(陳宏文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年出版,197頁),是《馬偕博士略傳.日記》(1972年)的改版。除原有內容外,增加了「馬偕與台灣」一文(是滬尾文史工作室刊行的「馬偕博士在淡水史蹟名勝圖的說明文字」。請注意,日記譯文照舊,是根據偕叡廉牧師的白話字摘譯本,不是根據新出土的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參見《教會史話》602603)。

 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 中文(玉山社) 和英文市面上都有販售.
 《馬偕博士日記》有一處注解我弄不清楚 換句話說 譯注不詳細可添讀者困擾.
 1871年11月15日
 風浪較平靜 今晚的禱告會由Mr. Davies主理,他是美國的宣教師(後來在日本創設了同志社大學)

 我們查同大的歷史可知Mr. Davies與該校的創社毫無關係:
創立人新島襄為了實現接受西方教育的夢想,於21歲時偷渡到美國。在1864年的時候,日本人到海外是違法的,新島為了實現夢想不惜付出萬一被捕將喪命的代價。新島於Philips Academy and Amherst大學學習,是第一位在海外取得學位的日本人。回到日本時,已經堅信了基於西方理想及基督教的論理教義設立高等教育機構的必要性。因此,新島於1875年創辦了同志社英學校。
Canadians G. G. Cochran helped in founding Doshisha University in Kyoto, and Davidson McDonald helped in establishing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in Tokyo.[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