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Diary of a Bad Year"戒之在得"

J. M. 库切2007

Diary of a Bad Year by J.M. Coetzee

網路上馬上有數種翻譯:《壞年頭日誌》《荒年日记》《恶年日记》

究竟那一比較好?因為沒讀過,不得而知。不過 bad 多義的

(BAD━━ a. worse; worst 悪い, 不良の; 不正な; 不吉な; 不快な; 有害な; 病気の; 腐った; 具合の悪い, 欠陥のある; 不都合な ((for; to do)); ひどい; 無効の; 的外れの; 下手な; 危険な; 〔米俗〕 素晴らしい.)


Essay

BY RACHEL DONADIO

Did J. M. Coetzee leave the land of his birth because the government denounced one of his books as racist?



"戒之在得"












轉載

諾獎非死吻》柯慈「壞年頭日誌」登藝術新高
諾獎得主柯慈。
法新社資料照片

2003 年諾獎得主南非作家柯慈獲獎後新作接連出手:2003年有《伊莉莎白‧卡斯特洛》(Elizabeth Costello)、2005年《慢人》(Slow Man),今年推出風格力作《壞年頭日誌》(Diary of a Bad Year),宛如掀起海嘯效應,由他入籍的澳洲一路橫掃到英美書市,造成風潮。

年過六十七歲的小說家刻意突破制式敘事格局,新作中巧妙玩弄拼貼技法,剪接深奧的評論文章和虛構小說情節,跨越書寫類形,穿透文學/非文學邊界,藉錯置元素形成對位效果。像高難度的立體拼圖,讓書評家由衷讚嘆:「毫無疑問攻克了任何嚴肅藝術家都想挑戰的高標。」

書中每頁文字分為二或三層。最上層「強烈意見」,是2005年九月至2006年五月對世局的系列短評,嚴肅議題極具爆炸性(「對兒童性行為的歇斯底里是 1960、70年代女性主義的產物」),突出作者對世局的不滿,包括國族、恐怖主義、英國首相布萊爾、禽流感、戀童癖;書後半的「軟性意見」較輕鬆,主題 包括夢、吻、父親、老、寫作生活、公園的鳥、來生等,展現不俗的體會與識見。

中層由第一人稱說「人的故事」:原來「強烈意見」出自七十二歲知名南非小說家C手筆。有如柯慈(Coetzee)分身的C受帕金森症所苦,冷漠的個性加深了他的孤寂。他獨居在雪梨的公寓,應德國出版公司之請寫評論準備出書。

C恐懼年老,擔心自己深信不疑的價值觀在今世變得可笑。他不想再寫小說,因為不確知是該拯救筆下創造的人物,還是神聖化主角?或許該抿除被創造者的屈辱?因為權力、理性、說故事,乃至創造虛構的生命都如虛幻,C懷疑寫小說也許不是他真正的專長。

C在公共洗衣間遇見二十九歲的菲律賓女孩安雅,深受吸引。他假裝找打字員,僱安雅替他手寫的「強烈意見」文章打字。日久生情,老作家愛上安雅,因為她將他由「遁世的路途」拯救出來,「她是被派來引我離開世間的人嗎?多奇怪的使者呀!」

第二十三頁開始,書頁出現第三層:安雅敘述她如何介入C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她和四十二歲同居男友艾倫的關係。安雅十分清楚老作家和男友都著迷她的青春和性吸引力。她對C由欣賞而喜歡,儘管他是老人。兩人的關係深深影響彼此,也改變她和男友的互動。

刻意隱姓埋名、「內心移民」的C寫的評論嚴肅又左傾(看不起布希和布萊爾、反伊拉克戰爭),安雅讀來無趣,建議C改寫輕鬆的主題。受她影響,C改變論文調 性,寫出「軟性意見」文章。澳洲籍的艾倫是精明幹練的投資顧問,在他自由市場主導的觀念中,C先生的心理永遠擺脫不了南非母國,是「1960年代的殘 餘」;自己才是活在真實世界。艾倫對財務、國家和哲學的看法,恰好是C「強烈意見」論述的反證。

小說骨幹不僅是老掉牙的三角關係角力,還藉人物象徵凸顯新/舊人類、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名士派/行動派的衝突。全書從「活在這個年代的羞恥」開始,以三段式鋪排拉出三條線頭,彼此呼應交纏,有形而上,有娓娓道來,宛如三部合聲交響,格局恢弘。

柯慈迂迴探求權力與抗拒、作家與作品、擁有與被擁有的關係,自不同方式提問:「人該怎麼活?」基調則是人性中的「不名譽」(dishonor):C「利 用」安雅當他的繆思女神和打字員,艾倫「利用」安雅取得C的銀行帳號和投資細目想詐財;因妒生害人之心的艾倫,更是對利令智昏的中產階級白人一大諷刺。這 本評論家視為「小說家未來自傳」的新書中,柯慈雄渾強健的創作力,不但嘗試新穎技法,更鑽探人性深層,讓讀者感同身受,體味「抽象的痛……年老、遺憾和淚 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