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先生翻譯品質穩定,不過偶爾也會有些問題。劉森堯先生的錯誤率可能更高得多。不過,本文只是我的讀者筆記,不是譯評。
我原本不想寫此文,後來發現中文版錯誤不算少,決定還是將碰到的寫出來。原作簡潔明快,中譯採取大體解釋方式,所以字數增多。
《威瑪文化 : 一則短暫而璀璨的文化傳奇》,劉森堯譯,台北:立緒,2003。《魏瑪文化 : 一則短暫而璀璨的文化傳奇》,劉森堯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書名副標題: “Weimar Culture: The Outsider as Insider,” ,宜譯為《威瑪文化 : 外來人轉為圈內人》-----
----
-----
p.280 此段錯誤頗多
The Almanach de Gotha 翻譯成 "歌德人年鑑"沒道理:
The Almanach de Gotha is a directory of Europe's royalty and higher nobility, from a German perspective.
譯者誤將"衝鋒隊 (SA,褐衫軍) 和親衛隊(SS 或譯黨衛軍)",等同於"褐衫軍與黑衫軍---義大利墨索里尼的"。所以原文說:興登堡解除對SA和SS的禁令......。原文下句說:褐衫軍與黑衫軍過去從非"按兵不動"的。這一段的後幾句都譯錯,讓我懷疑是學生的作品:Papen 自己當起"帝國的行政首長"。社會民主黨沉迷於共和國的合法性之迷思,到法院去抗議Papen 強搶其政權。
****
《史尼茨勒的世紀: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1815-1914 》,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04
說到尼采,比較容易誤解。SCHNITZLER'S CENTURY ,中譯278頁。
1886年,尼采在他最多人讀過的基本著作《超越善惡》裡明白指出:....
one of his fundamental and most accessible texts....
梁兄翻譯沒錯,說不定可以說,很好。 不過我初讀時想到的是該書篇幅小,容易懂 (許多德國人說讀不懂Thus......), most accessible或許指"最容易讀進去...."。
*****
梁兄比較少見的疏忽是,此句之前一句漏掉了---與尼采無關。 (這實在需要找出方法品管。我最近的《新經濟學》偷懶, 在後半部請Hans掃描原譯文,對著改,有疏忽, 後來發現漏譯2段。)
另外的疏忽是譯者會忘記前文說過的名詞, 在後文上另譯出不一致的。
例子: 279頁的(......主持的)"心理學實驗室" 和同頁末行的"心理學文獻",兩者同一詞,以前者為準才對。
有的牽涉到哲學名詞,如同頁的Realist metaphysics,翻譯成"現實主義的形而上學", 很可能有誤會 (我覺得日本goo詞典的也不理想: realist
問題:多方訴訟可否稱為"多造"?
例:很多時候,對於某種新興繪畫或音樂風格的爭論,往往發生在三造,甚至更多造之間。---- 《史尼茨勒的世紀: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1815-1914 》,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04頁223
...much of the time controversies over an emerging painting or composition amounted to a confused, and confusing, debate among three or even more parties. p.223
除了建議用"方"來取代"造"之外,我們看原文上下文,知道此composition 可能指繪畫的構成,而非音樂。"爭論"controversies有翻出,debate 沒翻譯,它之前的形容詞 confused, and confusing,指該辯論過去令人困惑,今天還是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