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張華、梁永安談點 《傲慢與偏見》





張華;
《傲慢與偏見》小讀者似乎只翻譯了前兩章,網路上有中譯全文,

個人覺得翻得還不錯。
 
 鍾漢清:
 謝謝。
不過,此譯本第一段,就不忍卒讀。建議張華兄:
看看林以亮的評論。
 
 張華:
找不到林以亮的書。不過做了一些不同譯本的整理工作:
[1951東流(香港:時代)(台灣偽為台南綜合出版社1981紀德鈞)、遠景鍾斯1987)]一個富有而獨身的男子,必須結婚,這是人所公認的事º
[1954李素(香港四海)]一個擁有豐厚資產的單身漢,一定需要一位太太,這是普天下公認的真理。
[1955王科一(大陸上海文藝) 台灣偽為錢漢民(文友書局1972)夏穎慧志文出版社1983]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 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1990孫致禮(大陸譯林)]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2002李獻民 魏芳,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凡是有錢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元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2005?台灣商周]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必定需要一位女主人。
[2008小讀者(台灣)]有件事是舉世公認的真理,單身漢而多金,必定缺個老婆。
[2010古德明(香港蘋果日報專欄)] 「『富有的單身男人,一定要找個老婆』。」
[2013張思婷(台灣漫遊者文化)]有條人人信以為真的真理: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覺得自己缺個太太。
[2013曾國平經濟3.0專欄]係人都知,一個王老五有番咁上下家財,就梗要搵番個老婆。
鍾漢清:
 林以亮的Jane Austen 作品譯評的書,下次碰到當通知各位。
 
 梁永安:
 這是我在丁丁投的稿:

有條家家戶戶皆知的定律:鑽石王老五,必想討老婆。
格主的意見是:
問題是:他不一定想。你怎知他想不想。


張華
"想討老婆"這詞比一般譯的"缺"好。
這句話本來就是反話(IRONIC),諷刺想找金龜婿的街坊老大娘在一廂情願。她們才不管「他」想不想。
 台灣有位譯者把假話說穿了,反而失去反諷的意思:

[2013張思婷(台灣漫遊者文化)]
有條人人信以為真的真理: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覺得自己缺個太太
 
 
 梁永安:
 知我者,張公也。
 張公所言甚是。
但我覺得她的「總覺得」倒算是有所見。順著她的思路,應該這麼改:總覺得自己需要個太太。
 
 
 張華:
 
「總覺得」三字似乎有點蛇足,這些大娘可是一口咬定的呢。
 
 
 
 梁永安:

我針對的不是這個,是說「單身漢」就定義本來就「缺老婆」,一定要用這兩個詞或phrase便要加個「總覺得」。
 
 
 張華
所以我說把IN WANT OF 譯成「缺」不好,單身漢本來就沒老婆,想討老婆」之好,代表(老大娘們覺得)他此來有娶親的心。我常覺得這句話可和下文的design一起看:
"Is that his design in settling here?"
"Design! Nonsense, how can you talk so! 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 and therefore you must visit him as soon as he comes."
一廂情願的口吻畢露。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短短23個字,卻有許多觀念問題,迄今似乎還沒有公認最好的。
例如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英文平實,中文有的譯「單身漢」,朱纯深認為語化的「單身漢」顯示了「語域降級」,我個人則認為,黃金單身漢」或「鑽石單身漢」又過於誇張,似乎和原文的平實不符。

梁永安 :
先把這問題「封存」起來吧﹐ 2016再來...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視力" v vision; 評台學運:空虛的力量

這篇文章已有Paul Klee方面的譯註,不過我認為第6點的"視力",原文說不定是vision,通常翻譯為"願景"......


 日美術教授港千尋評台學運:空虛的力量
 新頭殼newtalk2014.04.23 文/港千尋

編按: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設計系及美術學系教授、國際知名攝影家、評論家及藝術策展人港千尋(MINATO, Chihiro)先生於太陽花運動期間親訪議場,從藝術的角度,記下他關於太陽花運動的思考。

港千尋認為這場運動,是「將虛偽的審議場,轉換為真實的審議場。這也是自由的想像力所達成的成果」、「在現實空間中取回原先應有的平等,使隱藏在現實中的不平等現形」。

港千尋先生以日文寫作,中文由太陽花運動國際部翻譯、21日公開在臉書專頁,新頭殼於22日徵得港千尋先生同意後刊登。


空虛(void)的力量:
void的創造力 抑或是政治誕生的場所
文/港千尋

擁有良好的視力,是藝術的基本。而「反黑箱服貿」的學生們證明了,那同樣是構成政治的基本要件。他們察覺了,明明未經審議卻佯裝已經過審議的「假象」。他 們察覺了,政治已陷入其自身的擬態。他們不僅沒有錯過那些現象,甚至還以「黑箱」為之命名,解放了人們的想像力。我希望在真正的審議仍在持續進行的當下, 記述這令人驚嘆的行動代表了什麼意義。

1 除了在思考的次元上,他們的視力同樣發揮在現實的空間裡。他們確實看見了,立法最高機構的建築物中,小小的窗戶正敞開著。這法律的空間並非如單子 (monad)那樣的抽象資料,實際上,那裡擁有敞開的窗戶。他們由窗戶進入,將虛偽的審議場,轉換為真實的審議場。這也是自由的想像力所達成的成果。

2 若要佔據某個地點,則該地點必得處於空虛的狀態。佔據,由發現空虛開始。這個運動察覺了立法的場域之空虛,並且證明了空虛裡隱藏了創造力。換言之,他們並非將「黑箱」裡的「黑暗」置之不顧,而是在發現了箱子裡的空虛以後,將它轉變為能量。

3 在空虛之中,他們創造了一種秩序,一個社會。身在其中的學生們所發揮的創造力實在令人驚嘆。重要的是,被佔領的立法院並非密閉空間,從一開始,它便向著外部敞開,藉著積極的宣傳活動與源源不絕湧入的物資,以及完備的衛生/法律援助體制,打破了「黑箱」。

4 這次行動賦予了所有被政府排除在審議之外的人們,以及不具有發言權的人們一個表明意見的機會。在民主制度下,社會成員應當被視為平等,但「黑箱」的存 在證明了那不過是表象。藉著打破那剝奪了發言平等的「黑箱」,奪回語言,而政治便由此而生。如此,空有其表的審議場,便能轉變為真正的審議場。在那裡,眾 多的學生以及師長進行著議論。他們透過實踐,闡明了政治存在的樣貌。在現實空間中取回原先應有的平等,使隱藏在現實中的不平等現形,那裡正存在著政治。

5 問題在,我們的視力能否察覺那些偶爾浮現於現實表面的細小偏差與罅隙。某些時候,那些偏差與罅隙能經由幽默感顯現。事實上,在這個運動中,藉著諷刺的精神以及歌曲或繪畫,各式各樣的偏差被十分有趣甚至滑稽地表現出來。那便是民眾的視力。

6 重要的是,「黑箱」不僅僅是服貿協定。在民主國家中存在著無數的黑箱。發現它們,並使之現出原形的行為即為政治,也因為這樣,我們需要視力。良好的視 力是政治的基礎。因此,接下來,當佔領結束後,我們的視力將會受到考驗。我們必須持續注視那法律的空間,務必使其不再成為「黑箱」。
―藝術是為了讓看不見的東西看得見而存在的。(保羅・克利)
(※譯註:原句應為「藝術不是要把看得到的東西再一次表現出來,而是為了讓看不見的東西看得見而存在的」)

7 然而,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空虛的力量。我們必須進入空虛之中,從中取出創造的力量。
      
2014年4月8日 港千尋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梁永安譯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時間、 記憶與愛 “Gabo,”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2014...


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哥倫比亞人,生於1928

    烏蘇拉雖然年逾百歲,兩眼也因為白內障幾乎快瞎掉,卻仍然保持著強建活力、人格的一貫性和思維能力的完好無缺。在培養重振家族威望的人材一事上,沒有人及得上她思慮深遠。她打算把這個人培養成絕口不談戰爭、鬥雞、壞女人和荒唐的事業。在烏蘇拉看來,這是害得家業衰敗的四大災難。
每當看見曾孫像夢遊似地回到家裡,她總會高聲訓斥:「那女人遲早會把你給毀了。你被她蛊惑得那麼深,總有一天我會看見你像肚子裡塞了隻蛤蟆似的痛得在地上直打滾。」

*  *  *

「現在的年頭和過去真是大不同啊。」她常常這樣說,感覺日常現實不斷從她手中快速溜走。她不懂現在的小孩怎麼會那麼快長大,因為印象中,從前的小孩都是慢慢才長大。

*  *  *

儘管烏蘇拉已老得記不起自己歲數,卻還是不服老,什麼事都想管一管,礙手礙腳,惹得人人厭煩。碰見外鄉人,她就會問他們是不是曾在戰爭期間把一尊聖約瑟石膏像留在她家,託她把石膏像保管到雨季結束,問得他們不勝其煩。誰也不清楚她是什麼時候失明的。就連在她臥床不起的最後幾年,大家也都以為她只是太過年老體衰而下不了床,誰也沒發覺她已經全瞎。她是在霍塞.阿卡迪奧出世前發現自己瞎了的。起初,她以為那只是暫時的視力衰退,便偷偷地服用骨髓糖漿,還給眼睛滴蜂蜜。不過,不多久以後,她便清楚知道,自己正在無可挽回地逐漸沈入黑暗世界中……她沒告訴任何人這事情,因為那樣做等於公開承認自己已經變成廢物。雖然她的手抖得愈來愈顯眼,雙腿也沈重得幾乎邁不開步子,但她的小小身影反而比從前更常出現在家中各個角落。她幾乎像當年要一肩挑起全家重擔時一樣勤奮。然而,在無法穿透的老年的孤寂中,她卻是那麼的敏銳,足以洞察家中發生的那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這種洞察力使她第一次清楚看到了過去由於忙亂而不能看到的真相。

*  *  *

要到這時候,她才晃然明白,她的笨手笨腳不是衰老和黑暗的第一場勝利,而是時間所判的刑期。

*  *  *

當烏蘇拉發現,過去三年多以來她不過是小孩子的一件玩具,她不禁號啕大哭起來。

*  *  *

    最後,她把過去和現在完全攪混了起來,以致於在臨終前的兩、三趟迴光返照中,誰也搞不清她所說的話是在描述當時的感覺,還是在回憶過去。她的身體一點一點萎縮,變成了胎兒……在一個棕枝主日[1],當菲南達正在教堂望彌撒的時候,兩個孩子走進烏蘇拉的臥室,一個抬她脖子,一個抬她腳踝,要把她往外抬去。
「可憐的曾祖母,她老死了。」阿瑪蘭塔.烏蘇拉說。
烏蘇拉嚇了一跳。
「我還活著。」她說。
「你瞧,她連呼吸也沒了。」阿瑪蘭塔.烏蘇拉說,把笑意強忍下去。
烏蘇拉大叫:「我還在說話呢!」
「她甚至無法說話了,像隻小蟋蟀一樣死翹翹。」奧雷良諾說。
    至此,烏蘇拉不得不在證據面前認輸。「我的天啊,」她低聲驚嘆說,「原來死是這個樣子的。」
                                  摘自《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1967


[1] 復活節前的星期日。




《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 》(The Oxford Book of AgingReflections on the Journey of Life) 梁永安譯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coat,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從Wikipedia 的White coat hypertension之翻譯,可見coat 的翻譯是有地區性的。


  • 你患有白大褂高血壓嗎?

    健康問答
    有些人一進醫院、藥房,甚至一看到披着白大褂的醫護人員,血壓就會上升。據專家們說,「白大褂高血壓」現象雖普遍,但如果不予理會,有很大可能進展為真正的高血壓。

白大衣高血壓White coat hypertension,又譯白衣高血壓白大褂高血壓白袍高血壓診室高血壓邊緣性高血壓),或稱白袍效應(white coat effect),指平時在家血壓正常,但是在醫院到診間讓醫護人員測量血壓,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時,血壓會高於140/90mmHg的現象。
白大褂高血壓被認為是介於正常和高血壓病 之間的一個狀態。可能是因為壓力緊張所致,有些人因為條件反射或其他原因,一見到穿白袍的醫生就心裡緊張,全身交感神經反應,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在 其他地方,甚至換個護士測血壓,就沒有那麼緊張,血壓就偏低。有人統計,進診室前後,血壓平均可差27/14mmHg。也因此確診為高血壓病時要慎重,至 少門診不同時間3次測壓均高才能算,或者讓醫師評估你平時居家血壓測量的紀錄值,有人甚至提出要求不同時日3次測壓均高,才能確診是否有高血壓
白袍高血壓如果作24小時血壓監測則可正常,但在動態監測血壓過程中就出現差異。

 skirt, coat, cross-border, heat up, talent war, gr...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The Bully Pulpit:


前最高法院法官、《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回憶錄》(Five Chiefs: A Supreme Court Memoir)以及最新的《六個修正案:我們如何以及為何必須修改憲法》(Six Amendments: How and Why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stitution)的作者對在芝加哥大學教他詩歌的諾曼·麥克萊恩(Norman Maclean)有感恩之情。
你的床頭柜上現在放着哪些書?
多麗絲·卡恩斯·古德溫(Doris Kearns Goodwin)的《最佳講壇:西奧多·羅斯福,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和新聞業的黃金時代》(The Bully Pulpit: Theodore Roosevelt, William Howard Taft, and the Golden Age of Journalism)。


重看「最新通俗美語詞典」
莊信正  (20080806)


--;
.....有好多年我總以為「bully pulpit(大好講壇)」 中“bully” 指「唬人」,「仗勢欺人」,經他提醒才發現是望文生義;「詞典」有翔實生動的解說,引了粗豪的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當年學年輕人大叫「Bully!(好極了! 太棒了!)」。新版增引了2001年9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陶德(Maureen Dowd)的一句話「The problem with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is that its bully pulpit is all bully and no pulpit(布希政府的毛病是百分之百強橫,百分之零講道理)。『並指出』此語妙在bully一詞也有『強橫』和『惡霸』之義。」
bully pulpit is a position sufficiently conspicuous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speak out and be listened to.
This term was coined by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who referred to the White House as a "bully pulpit", by which he meant a terrific platform from which to advocate an agenda. Roosevelt famously used the word bully as an adjective meaning "superb" or "wonderful", a more common usage in his time than it is today. (Another expression which survives from this era is "bully for you", synonymous with "good for you".)
Its meaning in this sense is only distantly related to the modern form of "bully", which means "harasser of the weak". The word is related to the Dutch boel, meaning lover, and buhler, meaning a rival for a lady's affection. In English usage around 1700, "bully" came to be similar to "pimp", which gives us the connotation of a ruffian or harasser.[1]
Doris Kearns Goodwin used the phrase in the title of her 2013 book The Bully Pulpit: Theodore Roosevelt, William Howard Taft, and the Golden Age of Journalism.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ide of the Perplexed'


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Hebrewמורה נבוכיםMoreh NevukhimArabicدلالة الحائرين,dalālatul ḥā’irīnדלאל̈ה אלחאירין) is one of the major works of Rabbi Moshe ben Maimon, better known as Maimonides or "the Rambam". It was written in the 12th century in the form of a three-volume letter to his student, Rabbi Joseph ben Judah of Ceuta, the son of Rabbi Judah, and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Rambam's philosophical views, as opposed to his opinions on Jewish law.
Since many of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s, such as his view of theodic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re relevant beyond strictly Jewish theology, it has been the work most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Maimonides in the non-Jewish world and it is known to have influenced several major non-Jewish philosophers.[1] Following its publication, "almost every philosophic work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Middle Ages cited, commented on, or criticized Maimonides' views."[2] Within Judaism, the Guide became widely popular, with many Jewish communities requesting copies of the manuscript, but also quite controversial, with some communities limiting its study or banning it altogether.



聲音檔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ide of the Perplexed' - Session One

    
Published on Apr 9, 2014
Pines' Maimonides: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ide of the Perplexed,' marking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Shlomo Pine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imonides' 'Guid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ssion 1: Chaired by Michael Sells. Lectures by Steven Harvey, Alfred Ivry, and Sarah Stroumsa.
Recorded in Swift Hall on January 19, 20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FFLPeugFg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這篇是2007年整理的一篇,我在找"小讀者"時發現的----她雖然沒發表什麼,不過,這是討論團隊。


2007.10.16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Byron曾在哈羅中學和劍橋大學書,深受啟蒙主義的熏陶。成年以後,正逢歐洲各國民主、民族革命運動蓬勃興起。反對專制壓迫、支持人民革命的進步思想,使他接近英國的工人運動,並成為19世紀初歐洲革命運動中爭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戰士。

拜倫從學生時代開始寫詩,第2部詩集《閒暇的時刻》(1807)出版後受到《愛
丁堡評論》的攻擊,詩人乃答之以《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1809)一詩,初次顯露了他卓越的才華和諷刺的鋒芒。 1812年發表的《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
(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

1816年,拜倫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會的排斥,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寫了《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的第3、4兩章(1816、1818年)。這部抒情敘事長詩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Byron 的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1章第9節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2章節選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3章節選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4章27-29節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3章第12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給安蒂
長詩『唐璜』之翻譯,參考『穆旦(查良錚)譯文集』(八卷)北京:人民文學,2005 ,第1-2卷。第3卷有「拜侖詩選」和一篇6頁的小傳
唐璜 -第二章
唐璜-第十章第十八節
唐璜 -第四章
拜倫還寫了一系列長篇敘事詩,如《異教徒》(1813)、《海盜》(1814)和7部詩劇,如《曼弗雷德》(1817)、《該隱》(1821),以及許多抒情詩和諷刺詩,如《審判的幻景》(1822)。
1823年初,希臘抗土鬥爭高漲,拜倫放下正在寫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臘,參加希臘志士爭取自由、獨立的武裝鬥爭,1824年4月19日死於希臘軍中。他的詩歌在歐洲和中國都有很大的影響。
哀希臘
給奧古斯達的詩章
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遊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洛欽伊珈
普羅米修斯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1章第9節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2章節選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3章節選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4章27-29節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3章第12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給安蒂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贈伊涅茲
失眠人的太陽
書寄奧古斯達
唐璜 -第二章
唐璜-第十章第十八節
唐璜 -第四章
我的心靈是陰沉的
我看過你哭
想從前我們倆分手
詠錫雍
在巴比倫的河邊我們坐下來哭泣
只要再克制一下
http://shigeku.com/xlib/ww/xsl/p_0024_1.html

*改正字母

hc:謝先生對於許多性情方面的字眼的翻譯,很可商榷。
<文豪的落塵>浪漫主義的化身-拜倫   ■謝鵬雄2007/10/08 中華副刊》
 文學史家說:「沒有人比拜倫更適切地回應了對浪漫英雄的需求。」( No single figure served better to answer the demand for a romantic hero than did Byron.) 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生也逢時,活躍於全歐洲的年青人正熱情地感受「痛苦世界」( Weltschmerz)。、「世紀之病」( mal du siecle)、「沮喪」( spleen)、「遲鈍」( accidia)「憂愁」( melancholia)的時候,拜倫的人和詩,讓他們覺得是他們的感覺的化身。因此他於自傳體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出版後,贏得「多愁善感的神秘人物」的名聲,簡直一夜成名,成為浪漫主義憂鬱的象徵。
 拜倫其人 拜倫出身於貴族家庭,三歲喪父,與母親移居蘇格蘭, 1905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但耽溺於作詩,生活放蕩、債台高築,不得已將所寫詩出版還債,卻遭詩評家酷評。他不服氣,又出版論文「英國詩人與蘇格蘭評論者」( "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 1809)返以顏色。這篇論述為拜倫贏得許多支持者,使他蜚聲內外。德國文豪歌德給予很高的評價,說他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並在其著作「浮士德」的第二篇設定一個由浮士德與希臘美女海倫的結合而出生的天才兒尤弗里恩( Euphorion)。這個天才兒人人皆看得出就是拜倫的化身。另有評論家布朗第斯,評曰「柔弱的感傷時代已經結束,拜倫開始了詩歌的近代精神,影響及於歐洲大陸……。」由於這些支持,拜倫的聲名一時有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形勢。但這形勢並未維持多久。
  1815年,拜倫與蜜爾班小姐( Anne Isabella Millbanke)結婚。這個婚姻是他終生的大錯誤。拜倫與蜜爾班相識只是偶然。但莫亞( Moore)聳恿他:「娶了這個富家女,就可以把扭斯狄特古堡修好。」於是他們結婚了。
 蜜爾班小姐與拜倫是性格完全南轅北轍的人。婚後妻子端莊保守,丈夫奔放浪蕩,妻子說話規矩,丈夫放言無忌,妻子渴望伉儷相敬,但拜倫女友甚多。他們和拜倫的異母姐奧格絲塔( Lady Augusta)住在一起,而異母姐始終掌握主婦權,不將家事交給弟媳。拜倫與異母姐的關係怎麼看都很曖昧,加上有一個婢女在中間搬弄是非,三人間的形勢愈來愈複雜。拜倫有詩,題 "sketch"描述這個婢女:
  "Born in the garret, in the kitchen bred,(生於頂樓,長於廚房)
  Promoted to deck her mistress' head,"(升到為主婦,梳頭)
 不久妻子生了一女,拜倫以異母姐之名奧格絲塔名之。婚姻不到一年而告結束,妻子帶來的一萬鎊也花光了。但名人的離婚,不能私事私了。保守的英格蘭民眾開始謾罵。加上一向愛管閑事,又與拜倫有仇的朗姆夫人( Lady Caroline Lamb)到處傳播,群眾激憤到夜夜到拜倫住處擲石頭。但拜倫既不後悔,也不覺得愧疚。他是耽溺在濁世享樂的人,一如其詩:"Great is their love who love in sin and fear."(在罪惡的恐懼中戀愛才是深愛。」、 "Free as married women"(已嫁婦人才自由)。 "To die and know no second love."(死了,就不再戀愛)。他,有他超越世俗的人生觀,傲視假正經的英國人離開英國,終生未曾回來。天才,常有極大及極多的缺點,有人取其才而恕其無德,有人責其德而不取其才,這是文學史上的公案。而拜倫終生不改其行,活了三十六歲。
 離開英國後,他沿萊茵河來到瑞士,與雪萊( Shelley)夫婦會合,兩家比鄰而居,經常散步於湖山森林之間,吟哦詩歌。拜倫提議三人一起寫鬼故事。後來由雪萊夫人,當時十八歲的瑪麗雪萊完成了 "Frankenstein",是一部為自己所創造的異物所殺的人的故事,這故事一直膾炙人口。
 拜倫到瑞士去與雪萊夫妻相聚,本是由於克麗蒙小姐的建議。克麗蒙( Claire Clairmont)是雪萊的姨妹兼情人。她後來於 1817年元月生了一個女兒取名 Allegra。克麗蒙認為拜倫應對這個女兒負責,而拜倫亦直認不諱答允負責她們母女今後的生活。 1817年,雪萊夫妻回英國去。拜倫獨自到威尼斯去,在威尼斯,周圍頹廢的風俗刺激他的想像力,他寫「哈爾德哈羅德遊記」第三及四章並發表「唐璜」(Don Juan)第一、二章。「唐璜」是一部傳奇式流浪冒險的諷刺詩。其中情節有很多是自己的經歷。詩人擺脫了前此詩歌中憂鬱悲傷及為了呈現浪漫而矯揉造作的風格,表現了他其它的特質和才華,如對實際和表面,欲望和現實間的矛盾及可笑予以機智的諷刺。
  1819年四月,他認識了特麗薩伯爵夫人( Teresa, Countess Guiccioli)算是找到了一個終身的伴。特麗薩的丈夫當時已逾六十歲,對妻子的外遇不聞不問,不久即很有風度的離了婚。
 拜倫透過特麗薩,認識她的父兄,也與意大利「燒炭黨」( Carbonavi)接近。燒炭黨是進行意大利自由運動的組織,由特麗薩之兄甘巴伯爵( Count Gamba)擔任領導人。
 特麗薩對拜倫的詩作發生良性影響。拜倫在這時期構恩「但丁的予言」, "Marino Faliero"( 1821),「福斯卡里父子」( The Two Fascari)及 "Sardanapalus"等作品。另一方面拜倫一直和英國的朋友通信,並廣泛閱讀來自英國的文學評論。也完成了「唐璜」的第六至十六章。
  1923年 4月,拜倫任倫敦希臘委員會代理人,援助爭取獨立的希臘人,對抗土耳其的鐵蹄。 1923年七月,拜倫,這個在歐洲大陸名氣最大的英國人來到克法洛尼亞島(Cephalonia),這位熱血澎湃的詩人將私財拿出來建立希臘艦隊,自己參與戰鬥,並化解希臘各軍派間的紛爭,做出了希臘獨立的可能性。當時許多軍派甚至討論獨立後要要擁拜倫為希臘國王。但也有投機的軍隊,向他需索無度,激怒了他。在希臘艦隊準備攻擊土耳其要塞前夕,拜倫因暴身於船上冷風太久而感冒,發高燒,而死於 1824年四月十九日。希臘軍偃旗哀悼,爭著要將其遺體葬在雅典。但最後還是運回英國葬在詩人的故鄉。因為西敏寺不准以浪蕩出名的拜倫遺體葬在神聖的寺內。他死後 145年,拜倫的紀念碑才立在西敏寺的土地上,時已是 1969 年。
 浪漫主義風潮下的浪漫詩人拜倫,是迄今有很大爭議的人。遣責他的「敗德」行為的人連他的詩也不認同,喜歡他的詩的評論者曲為迴護,認為天才詩人,意氣豪放難免有不倫之男女觀。其浪蕩,正是其浪漫之源泉……云。 拜倫之詩 拜倫之詩,如同所有詩人一樣!當然都和其性情、浪蕩、及行為有關連。但發而為詩時,其豪邁,其氣度之雄渾、色彩之鮮明,感情之強烈,情景之壯麗,敘情之纏綿,常令人忘了他的浪蕩,而愛其詩,愛其人。譬如,「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中有一首歌詠阿爾卑斯山的詩,詩曰:The sky is changed!--and such a change, O night.(天空變了,如此之變,啊,闇夜) And storm, and darkness, ye are wondrous strong,(爾,荒天黑地,何其雄奇) Yet lovely in your strength, as is the light(卻因雄奇而美,有如光輝) Of a dark eye in woman, Far along,(來自女人黑色眸子,又似遠方) From peak to peak, the rattling crags among(諸峰巉岩之間響起) Leaps the live thunder! Not from one lone cloud(跳躍的雷聲非發自一片雲) But every mountain now has found a tongue,(而是千山萬嶽齊發聲) And Jura answers, through her misty shroud, (穿著神秘夜霧的茱麗則) Back to the joyous Alps, who call to her aloud!(高聲回應山峰的呼喚) 拜倫擅長創作各種類型素材的詩。其寫情,傷感的詩如「當我們分別時」( Wllen We Two Parted)最後一段:
  In secret we met 你我悄悄相會
  In silence I grieve 我默默憂傷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知道你心能相遺忘
  Thy spirit deceive. 你情能騙我
  If I should meet thee 若多少歲月後
  After long years, 我再見到你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不知如何招呼你
  With silence and tears. 於淚水及無言中。
 此詩如怨、如訴、如泣、簡單的文字,簡潔的表達,做為情詩,無以復加。 拜倫創作甚多,卻以未完成的長詩「唐璜」最膾炙人口。「唐璜」若只看其情節,似乎只是一個男子到處歷險,到處戀愛、做愛的故事而已。但拜倫是利用這樣的架構,卻到處脫線,極盡諷刺的能事。其諷刺的對象包括海盜,後宮女人,土耳其君主,英國貴婦、貴族、英國政治、外交、權力、財富、社會、貞節、詩人……等等。其詩之價值一方面在這些巧妙有力的諷刺上。另一方面也因故事中唐璜及海盜之女的戀愛,在海島異國情調上展開的浪漫,魅住了當時看膩了說教詩的英國讀者。而拜倫無視於英國十八世紀社會的假正經而赤裸裸地說出他自己的故事,主張其浪蕩的詩歌、符合大部分讀者的期待。
 


Oba "法文中adj多半至於名詞之後"
HC:「這很有趣。周六那天我在新北投讀YUEN REN CHAO, CHINESE LINGUIST, PHONOLOGIST, COMPOSER & AUTHOR (ORAL HISTORY) 趙元任全集 (16北京:商務 2007 (忘掉頁數)
趙先生提到,中國文言與西方語言有類似安排法;白話文則倒過來..... 

小讀者:“對, 我很早就覺得中文言的「文法」與英文蠻近的!!”

HC:「趙先生的另外一主張是:強調學外語--活的或死的 ,都注重口語,譬如課堂中要學習說說文言、拉丁、梵語等,而非以翻譯為主…….。」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一首杰作應該到了表面上是結尾的地方才開頭;



敬獻太陽花革命的貢獻者

Their aim, indeed, was to reveal the infinite, to construct a synthesis which should surest the whole of man by the whole of art ; for them the fatal thing in creation was a sense of finality : the masterpiece should begin only where it appeared to end; it should not merely describe, it should suggest; it should leave behind it some unex- pressed vibration.
他們的目的,的確,在於啟示無窮,是在構造一個綜合法叫藝術的整體暗示人的整體;在他們看來, 創造中不可救藥之事為終局之感:一首杰作應該到了表面上是結尾的地方才開頭;僅僅描寫還不夠, 它得暗示;在它後面留下不曾表白出來的顫動。------Harold Nicolson 《魏爾倫》 (Paul Verlaine) ,卞之琳譯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Gone with the Wind《飄》《亂世佳人》「風と共に去りぬ」


有個日本老先生是《飄》的專家,說是出過一本日文小書寫米切爾。姓名我不記得了,英語很流暢,也懂些中文,跟我說了許多《Gone with the Wind》中文日文譯名的異同。我少年時代只知道這部書中文叫《飄》,學校裏有個老師姓方,廈門大學畢業生,他說應該叫《隨風而逝》,隨風而「去」都不夠 好,一九三九年改編的電影版叫《亂世佳人》方老師說反而不錯:「電影無所謂,片名通俗,片子好賣,」他說。「文學作品不一樣,譯名總該緊跟原著才好。」日 本老先生散了席拉着簡妮到我房間接着叫酒喝,談興濃得很。----董橋 風社

 『風と共に去りぬ』(かぜとともにさりぬ、英語: Gone With the Wind)は、マーガレット・ミッチェルの長編時代小説。題名は南北戦争という「風」と共に、当時絶頂にあったアメリカ南部白人たちの貴族文化社会が消え「去った」事を意味する。
  1. ^ 青木冨貴子『「風と共に去りぬ」のアメリカ ―南部と人種問題―』岩波新書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David Hawkes Archive 消息( 張華提供)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香港中文大學的中英文通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可共翻譯同好參考:

Fans and scholars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have great cause to celebrate this summer as the David Hawkes Archive, jointly set up and managed by 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ll be launched in early summer 2014. The translation manuscript of this masterpie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Professor Hawkes’s own hand will be made available online for all to read and enjoy. 
由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翻譯系以及大學圖書館聯合建立的「霍克斯文庫」將於2014年夏初正式啟動,著名漢學家大衛.霍克斯教授的《紅樓夢》英譯手稿將以電子版形式與各位讀者見面,對於《紅樓夢》的書迷和學者來說,這將是極其值得慶祝的喜事。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David Hawkes (Chinese: 霍克思; pinyin: Huò Kèsī; Wade–Giles: Huo K'o-ssu, 6 July 1923 – 31 July 2009) was a British Sinologist. He studied Mandarin Chinese and Japanese at Oxford University between 1945 and 1947 and was a research student at the National Peking University from 1948 to 1951. During the later years of World War II he taught Japanese to military cryptolinguists and codebreakers. He was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Oxford from 1959 until 1971. From 1973 to 1983, he was a Research Fellow of All Souls College, Oxford, and subsequently became an Emeritus Fellow. He died in Oxford on Friday 31 July 2009.
David Hawkes is most well regarded for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having translated the poetry anthology The Songs of the South in 1959. His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is an authoritativ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Tang poet Du Fu.
His most important translated work i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lso known as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awkes translated the first eighty chapters (which are ascribed to Cao Xueqin) and John Minford translated the Cheng-Gao continuation.
David Hawkes' translations include:
  • 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1959, revised 1985)
  •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1967)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 Chinese Novel in Five Volumes. (1973–1980. Hawkes was responsible for volumes 1–3, chapters 1-80)
  • Liu Yi and the Dragon Princess. (Arias published in 2001, now to be published in entirety).
Other works include: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 Translator's Notebooks.
  • Chinese: Classical Modern, and Humane
  • Classical, Modern and Humane: Essay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e is the father of Rachel May, and father-in-law of translator John Minford, who dedicated the book A Birthday Book for Brother Stone: For David Hawkes, at Eighty to him.
The Hawkes Collection, his personal library of about 4,500 volumes, was donated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Wales in the 1980s. It comprises work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includ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drama. [1]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神矢: 魯迅、許壽裳

今天無意間重讀我近10年前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神矢。 表面上只找出當日將故園寫成故國的錯誤。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解釋,許壽裳先生曾說過: "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望故國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後直抒懷抱,是一首畢生實踐的格言。 "今即參照此,詳解如下。靈臺 ...

 

2004-04-28 08:50:04 評論賞析|其他評論
漢清談:魯迅作品中的三則西洋典故:安泰烏斯、鐵籠和神矢





神矢

資料來源:黃新渠《中國詩歌英譯的探索—翻譯《魯迅詩歌》
英譯本的體會》,收入《中譯英技巧文集》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1992,pp.139-147。

魯迅《自題小像》(1903)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
「靈台」和「神矢」多可能有歧義典故,許芥煜先生或許認為意譯為「無計可逃」之計,因此建議將「靈台無計逃神矢」翻譯成:
There is no way for me to stop loving my country,

黃新渠先生不採許此說,而解釋如下:

「靈台」取莊子「不可內於靈台」;「神矢」取羅馬神話Cupid的箭。所以翻譯成:
There's no way for my heart to evade the arrows of Cupid,

要判斷那種翻譯比較好的一問題,在於黃新渠和魯迅兩人對於西方神話的了解多深?他們的了解或靈感有所交集嗎?

對於像我這種「思想比較複雜」的人而言,要問:為什麼黃新渠先生不多深入了解Cupid的希臘來源Eros,以及他射的箭之作用,既可有增強之「正作用」,亦可有抵銷之「負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西方神話中,關於arrows的典故,可不只是Cupid呢! 讀者可參考諸如T. 霍爾《西方藝術事典》(遲軻譯,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中ARROW條目。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作者不像想像中這樣「博學」。所以,它或許像李商隱的詩一樣,不容易解。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英文太陽花學運:權利 v 義務 (張華) ; strikingly beautiful

1)   (張華)
近日最紅的quote: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When dictatorship is a fact, revolution becomes a right.
Quand la dictature est un fait, la révolution devient un droit.

"義務" 一詞,英文和法文都是"權利",中譯的口氣好像變了?

  1. 中譯好像從以下的英譯翻譯過來:
  2. "When dictatorship becomes a fact, revolution becomes an obligation" 
請問droit可以譯為obligation嗎?

----hc
謝謝張華兄讓我們思考西方語言中的一些古字/新意?。

droit

Syllabification: droit
Pronunciation: /droit
 
/

noun

Law , • historical

Origin

late Middle English: from Old French, based on Latin directus 'straight, right, direct'.
((通例限定))((形式))当然の, 正当な, それ相当の, 十分な
due process (of law)
《米国法》法の適正手続き
with (all) due respect
((話))十分に敬意を表して
in due form
正式に
in due time
そのうちに.




2) strikingly beautiful 比較近於"幹得漂亮"等。


0401 2014   凱道集會》美媒:太陽花學運「美麗奪目」 【20:30】
新聞圖片
美國《世界郵報》今天以「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美麗奪目」為題,報導330凱道反服貿活動。(圖片擷取自世界郵報)
〔本報訊〕美國《赫芬頓郵報》旗下的《世界郵報》(The World Post),今天以「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美麗奪目」為題,報導330凱道反服貿活動。《世界郵報》指出,當天有數十萬民眾上街,反對馬政府強行通過服貿協 議。活動過程不但理性平和,象徵這場學運的太陽花更將活動現場點綴得美麗奪目。

 《世界郵報》今天對3月30日在凱道舉行的反服貿活動進行報導。記者在報導中表示,為阻止馬政府強行通過充滿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台灣學生3月18日佔領了立法院。憤怒的台灣民眾更在3月30日走上街頭,表達對馬政府忽視中國威脅的不滿。

 《世界郵報》指出,中國政府目前仍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的一省,但馬政府卻想拉近和中國的距離。憂心中國威脅的台灣民眾因此發動抗議,走上街頭。《世界郵 報》提到,當天凱道雖然聚集了數十萬人,但許多人是帶著小孩和寵物上街,場面理性平和,象徵這場學運的太陽花更將活動現場點綴得美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