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略介紹中古法文詩文,妮可蕾特與歐卡森的愛情故事: Aucassin et Nicolett,它的三本翻譯/李蕙珍本《歐卡森與妮可蕾特》;戴望舒本《屋卡珊和尼各萊特(法國古彈詞)》邢鵬舉譯作《何侃新與倪珂蘭》《波多莱尔散文诗 》; 錢稻孫《神曲一臠》;《列那狐》;《阿伯拉情書》

略介紹中古法文詩文,妮可蕾特與歐卡森的愛情故事: Aucassin et Nicolett,它的三本翻譯/李蕙珍本《歐卡森與妮可蕾特》;戴望舒本《屋卡珊和尼各萊特(法國古彈詞)》邢鵬舉譯作《何侃新與倪珂蘭》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56621029581478

Aucassin et Nicolette

奧卡辛和妮可萊特

戴望舒《屋卡珊和尼各萊特(法國古彈詞)》
全部地圖新聞圖片影片
更多
工具
珍藏內容

安全搜尋


搜尋結果


圖片結果

世紀.識小錄:《屋卡珊和尼各萊特》 / 文.陳子善- 20220403 - 作家專欄- 每日明報- 明報新聞網


5 天前世紀.識小錄:《屋卡珊和尼各萊特》 / 文.陳子善- 20220403 - 作家專欄- 每日明報- 明報新聞網
news.mingpao.com


敦煌書局-歐卡森與妮可蕾特(古法文‧現代法文‧中文對照本)
敦煌書局-歐卡森與妮可蕾特(古法文‧現代法文‧中文對照本)
cavesbooks.com.tw


亚利桑那大学公开课:解析中世纪-十三世纪法国叙事《屋卡珊和尼各莱特》-网易公开课


古法文‧現代法文‧中文對照本


Qui vauroit bons vers oïr del deport du viel antif de deus biax enfans petis, Nicholete et Aucassins......
誰要聽那絕妙好詩,出自一位老叟的消遣之作,內容關於兩位俏麗的年輕人,妮可蕾特與歐卡森……


《歐卡森與妮可蕾特》(Aucassin et Nicolette) 約莫撰寫於十二世紀末期至十三世初期,原作者已不可考。目前僅剩下一本十三世紀末的中世紀手稿,珍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手稿在韻文章節中會標出其樂譜旋律,用以吟唱,在中世紀文學手稿中實屬難得。

全書使用中世紀僅存一例的文學形式──── Chantefable。Chantefable是由兩個動詞所組成:chante(「唱」)和fable(在古文中此一動詞有「敘述」、「說話」、「對話」、「閒聊」之意)。故事內容講述一對相愛的年輕情侶,由於身分懸殊,遭到男方父母反對而被迫分開,兩人歷經重重波折與考驗後,最終因為女主角的機智和勇敢,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別於1929年戴望舒的《屋卡珊和尼各萊特》中譯本,本書由古法文原典直接譯出,採隨頁注,修正之前版本中的謬誤處,並以古法文原文、現代法文譯文和中文譯文三文並列對照,讓有法文基礎的讀者可以看到古法文和現代法文在句型、詞彙、音韻(語音)與拼寫之間的差異(其中還包含古皮卡第方言特色之介紹),中文譯文則讓無法文基礎的讀者也能閱讀領略這部中世紀文學之美。



李蕙珍Huei-Chen,Li

淡江大學法文系學士、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現代文學系碩士、巴黎第三大學語言學系博士先修班、史特拉斯堡大學語言學系博士。曾任巴黎第三大學文學、法文及拉丁文語言學系約聘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專任助理教授。自2009年起,陸續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淡江人文社會學刊》、Loxias、e-Scripta Romanica、Etudes et recherches en philologie. Série langues romanes、Perceforest, un roman arthurien et sa réception發表關於漢法字詞形成過程對比研究、標點符號史、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標點符號研究之七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

研究領域: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標點符號研究、法語拼寫史、中世紀手抄員大衛‧奧貝(David Aubert)、十六世紀書籍出版銷售商迦利由‧杜‧佩雷(Galliot du Pré)。


李蕙珍本

前言

  筆者於2012 年至2016 年期間於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開設「法語史」、「法國中世紀文學史」以及「中世紀研究」等課程。儘管中世紀的法國文學作品在歐洲文學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且為數不少,然而礙於臺灣的讀者無法直接閱讀由古法文所寫成的中世紀文學作品,除了翁德明教授2003 年所翻/編譯的《愛的春藥: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et Iseut)、2010 年翻譯的《昂密與昂密勒》(Amil et Amile)以及2012 年所翻譯的《聖尼古拉的把戲與巴特蘭律師的笑鬧劇》(Le Jeu de Saint Nicolas et La farce du maître Pathelin)是由古法文原典直接翻譯而成之外,對一些從未修習過古法文和對中世紀封建制度的時代背景不甚了解的譯者而言,他們大多只能選擇從英譯本或一般現代法文的譯文版本再轉譯為中文,如果譯者一開始就選擇了誤譯連連的版本翻譯為中文,或是只有現代法文基礎就冒險直接從原文翻譯,很容易會用現代法文的詞義去了解原典,可想而知,翻譯出來的中譯本不僅作品原味盡失,甚至產生誤譯進而誤導讀者對原典的理解。舉1929 年戴望舒 (1905-1950)的《屋卡珊和尼各萊特》(Aucassin et Nicolette)中譯本的第三頁例子來說:他沒有後嗣,沒有兒子,又沒有女兒;只有一個「家僮」(Il n’avoit nul oir, ne fil, ne fille, fors un seul vallet)。很顯然地,戴望舒是用現代法文理解vallet 一詞,因為他在此處將vallet 翻譯為「家僮」。的確,現代法文中vallet 有「僕人」之意,但是此詞在古法文中,尤其在此處並無「僕人」之意,相反地,此詞在古法文中通常表示「出身貴族的未婚年輕公子」,為了學習打仗及宮廷禮儀而侍奉一大領主,但並非做一些次要的工作,可見「家僮」此譯文在此處並不適合,翻譯成「年輕公子」比較恰當。諸如此類的誤譯在此中譯本層出不窮,是故Aucassin et Nicolette 此作品有重譯的必要性。此外,戴望舒的1929 年中譯本將書名Aucassin et Nicolette[okasɛ̃ e nikɔlɛt]翻譯為《屋卡珊和尼各萊特》,光從書名的漢譯人名來看,「屋卡珊」(Aucassin),這位書中的男主人翁漢譯名字其中的「珊」會讓讀者誤以為Aucassin 是女性,而書中的女主角的譯名「尼各萊特」(Nicolette)卻很中性,容易讓讀者在未閱讀前先入為主的認為「尼各萊特」為男性,所以建議書名重譯為《歐卡森與妮可蕾特》,不僅在在發音上更貼近於法文,在詞意上讀者亦可直接從書名猜出男女主角的性別,不致於混淆。再者,由於1929 年的中譯本至今已相隔九十年之久,由於年代的隔閡,中譯本所使用的某些詞彙或表達方式已逐漸不被現代讀者所理解,例如,戴望舒將cevalier(s)(=chevalier)翻譯為「武士」,此詞的翻譯本身並沒有錯誤,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士」原本包含的詞意為「習武之人」、「有勇力之人」、「宮廷守衛」、「日本武士」、「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階級中的騎士」,然而現代漢語逐漸傾向於將「武士」意指為「日本武士」,將法文的chevalier 翻譯為「騎士」,因為chevalier 是由詞根cheval(「馬」)與詞綴-ier(「做……行業/動作的人」)所組成,意即「騎在馬上的戰士/人」,而「武士」此詞並未將法文詞根「(騎在)馬(上)」的部分譯出,是故本版本將前譯本的「武士」改譯為「騎士」。

  筆者之所以選定《歐卡森與妮可蕾特》(Aucassin et Nicolette)為訓詁學的研究對象,不僅僅只是因為此作品chantefable 的文學形式在法國中世紀文學中僅此一例,而且此作品的篇幅約佔手稿中1470 行,長度適中,方便進行全文詳盡的詞彙(sémantique)、語法(syntaxe)、拼寫法(graphie)、音韻或稱為歷史語言學(phonétique historique)、構詞(morphologie)、手稿狀態(desciption du manuscrit)以及作品源頭(sources du récit)文獻資料之探討。

  此譯注本是由古法文原典直接譯出;然而由於手稿有幾頁缺損,本版本主要參考Hermann Suchier、Mario Roques、Louis Moland et Charles d’Héricault、Francis William Bourdillon 的校注本交互比對採納其中版本所建議還原的文字缺失部分;現代法文譯文部分,本版本為了讓學過現代法文的讀者能與古法文原文做文法結構的對比,現代法文的翻譯略偏向直譯,並且同時參考Arthur Bovy、Gustave Cohen、Alexandre Micha、Alfred Delvau、Jean Dufournet、Philippe Walter 的譯文以及恩師Claude Buridant 給予的寶貴現代法文翻譯建議與指正;中譯文部分則修正之前中譯本中的謬誤處,讓新版的中文譯注呈現古法文原文、現代法文譯文和中文譯文三文並列的對照版本,目的是要讓有法文基礎的讀者可以看到古法文和現代法文在句型、詞彙、音韻與拼寫之間的差異(其中還包含古皮卡第方言特色之介紹),再伴隨中文譯文,讓無法文基礎的讀者也能閱讀中世紀文學作品。

  此版本為方便讀者閱讀,採隨頁注解,原典頁碼標示在括弧中(例如[70b]);謄寫的原文在行間的位置也盡量符合手稿原狀,只有在行末時若是字詞未謄寫完,行末的字詞剩餘部分跨行至下一行才謄寫完,這時此版本為了方便閱讀,採取將此詞移至下一行謄寫,例如第二章第八行末與第九行第一個詞的原文原本是a pié et a ce/ val,為了怕讀者將ceval(=cheval)與ceval 混淆,筆者將此跨行的詞移至下一行謄寫為完整的一個詞ceval。本版本和其他傳統校注版一樣,將手稿中的縮寫和羅馬數字盡量還原,只有在行空間不足時才會因為節省空間運用手稿中的羅馬數字。

  最後,我要特地感謝昔日學生汪皓倫與藍寅牧在我譯注過程中不厭其煩地幫忙校稿,還有我之前在中央法文系工作時的學生和親友給我的鼓勵,讓這本譯注版能夠順利完成。然而此版本由於筆者的學識和見解仍有侷限與不足,若有疏漏處,還望學界同行與讀者能不吝賜教。



Plot summary[edit]

The story begins[2] with a song which serves as prologue; and then prose takes up the narrative. It recounts the tale of Aucassin, son of Count Garin of Beaucaire, who so loved Nicolette, a Saracen maiden, who had been sold to the Viscount of Beaucaire, baptized and adopted by him, that he had forsaken knighthood and chivalry and even refused to defend his father's territories from enemies. Accordingly, his father ordered the Viscount to send Nicolette away, but instead the Viscount locked her in a tower of his palace. Aucassin is imprisoned by his father to prevent him from going after his beloved Nicolette. But Nicolette escapes, hears Aucassin lamenting in his cell, and comforts him with sweet words. She flees to the forest outside the gates, and there, in order to test Aucassin's fidelity, builds a rustic home to await his arrival. When he is released from prison Aucassin hears from shepherd lads of Nicolette's hiding-place, and seeks her bower. The lovers, united, resolve to leave the country. They board a ship and are driven to the (fictional) kingdom of "Torelore", whose king they find in child-bed while the queen is with the army. After a three years' stay in Torelore they are captured by Saracen pirates and separated. The wind blows Aucassin's boat back to Beaucaire - where he succeeds to Garin's estate. Meanwhile another wind carries Nicolette to "Cartage" (perhaps a play on Carthage or Cartagena[1]). The sight of the city reminds her that she is the daughter of its king. She informs the king and soon it is planned that she should marry a Saracen king. She avoids this by disguising herself as a minstrel. She then sets sail for Beaucaire to rejoin her beloved Aucassin. There, before Aucassin who does not immediately recognize her, she sings of her own adventures and the love between them. Finally, in due time she makes herself known to him, and the two marry. The story ends by saying that now the two have found (lasting) happiness the narrator has nothing left to say.

Major themes[edit]

Critics have seen the story as a parody of such genres as the epic, the romance, and the saint's life.[1] "Few Old French genres escape parody in this concise literary encyclopedia."[1] For example, the theme of distant love (amor de lonh), common in Provençal poetry, is reversed: the lady dresses up as a troubadour and seeks out her beloved man.[1] Many of the scenes which seem outwardly comedic, such as the pregnant King (more gender reversal) or wars fought with cheese and apple projectiles (wars are usually fought over food, not with food), are further examples of flipping traditional literary tropes on their heads. Aucassin's speech that he would prefer hell to heaven because hell's inmates are likely to be more entertaining is a play on Saints Lives. Even the names are at odds, "Aucassin" (al-Kassim/al-Ghassan?) sounds more Saracen than the very Christian "Nicolette".[1] The story and manuscript derive from the bourgeois Arras region in Picardy, not from the aristocratic and courtly Isle de France of Paris. It satirizes courtly love, turning it upside down.

The story was included in Mortimer J. Adler's Gateway to the Great Books (1962) collection, which called it one of the freshest and most delightful "springtime flowers of literature."[3]


邢鵬舉譯作

波多莱尔著;邢鹏举译 徐志摩作序 / 波多莱尔散文诗 · 徐志摩主编;邢鹏举译

新文藝叢書波多萊爾散文詩

,詩人戴望舒已譯成出版了同一部作品,書名叫做《屋卡珊和尼各萊特(法國古彈詞)》



Aucassin and Nicolette, 19th-century oil-on-canvas by Marianne Stokes






⑩ 據北京圖書館編的《民國時期總書目( 1911— 1949 )》 ,戴望舒譯書是1929年7月出版的,惜未見該書,而《戴望舒全集》的按語則稱譯本於1927年9月出版,未知確否,暫從北圖書目說。又據茅盾說,尼卡珊的故事還有“伍蠡甫、劉麟生的英、漢對照本,名《兩個羅曼司》(內除屋卡珊故事外,又有Amis and Amilit的故事) ,則多節刪,然重點是保存了得,特別是詩的一部分(黎明版)” ,參見茅盾:《世界文學名著雜談》 ,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262頁。


《何侃新與倪珂蘭》,邢鵬舉譯,上海新月書店1930年版,

《譯者序言》,3—4,16頁,并引述了Walter Pater對那兩部作品的評語。)Dealt with in Walter Pater's work on "The Renaissance".



External links[edit]


《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 ,梁實秋譯,上海新月書店19 28年版,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重印。據英譯本。

  翻譯是文化交流的起始與終結,翻譯者是異文化的第一個詮釋者,對翻譯與譯者作歷史的檢討應是跨文化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歷史的檢討不僅包括對過去的整理與分析,更重要的是總結歷史經驗以揭示其現在與未來。
  本項研究的題目是歐洲中古文學在中國被接受的情況,也就是對漢譯歐洲中古文學及其譯者作歷史的檢討,除了作書目的整理與翻譯的評價之外,還要在今天西方文化全球化的環境里,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未來中國翻譯事業提出些建議。更具體地說,除了要知道已經翻譯了什么和翻譯得如何以外,還要知道什么沒翻譯、需要翻譯什么和怎樣才能譯得更好的問題。希望經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能發現一些問題。提出點具體可行的意見。我一直認為,中國知識界對歐洲千余年的中古文化認識不足是個急需彌補的缺陷,因此也希望這份報告能指出不足的程度,提高警惕并互相勉勵。
      翻譯的評價
  一般評價翻譯有兩種趨勢,一是技術性的,另一是歷史性的。技術的評價著眼于譯文的信與達的問題,也連帶上版本學術性的問題,歷史的評價則著重譯者和譯文與社會、時代及讀者的互動。我評論歐洲中古文學的漢譯也該從這兩方面進行,可是,由于涉及的作品份量與難度都極高,每部作品常有多種譯本,短期間內不可能細評其翻譯技巧,最多只能做印象式的品鑒,因此,本文更多的是作歷史的回顧與評論,著眼于譯者于譯序中涉及對翻譯的個人看法和對原著的理解與評介的文字。
  中古文學在歐洲成為一門學科也是19世紀初的事,歐洲中古文學傳到中國的第一個高潮是20世紀20、30年代,而最早的翻譯者,據我所知,好像是錢稻孫。他于1907年隨父母游意大利,讀但丁《神曲》原文。回國后,曾以離騷體譯詮過前三曲以娛樂雙親,是國人譯但丁《神曲》之第一人。據常風告訴田德望說,錢稻孫的父親是清廷駐意公使,他母親錢單士厘的《歸潛記》(1910)是我國首次提到但丁和《神曲》的一本書。錢稻孫于1921年修整舊稿成漢意對照的《神曲一臠》,發表于《小說月報》,由商務印書館于1924年出版成書。他的譯文讀來極有韻味,詮釋也針對讀者需要,深入淺出、如數家珍地介紹了許多關于意大利和西方文化的知識,是漢譯歐洲中古文學中的一支奇葩,也是一篇跨文化研究論文的好題目。(注:檀德:《神曲一臠》,錢稻孫譯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1頁;田德望:《譯本序》(1987),《神曲,地獄篇》,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版,29—30頁。)


  另一位20年代在歐洲“浪游”、留學法國的王獨清也研究但丁,他想在五四運動后新詩運動蓬勃之際,把但丁當時意大利的“清新體”(dolce stil nuovo)介紹到中國。他早想翻譯但丁的《新生》,可是“為了太過迷沉于但丁的研究,所以翻譯時非常的矜持,工作也進行得很慢”。幾年之后,直到1934年才譯成出書。(注:但丁:《新生》,王獨清譯(上海光明書局1934年初版,1941年四版),2頁。)這譯本中的注釋也多成為后來錢鴻嘉譯本(1993)的依據。這位創造社的主要成員是認為歐洲中古詩歌可供中國新詩運動借鑒的第一人,研究清新體詩對中國新詩的影響該是個跨文化研究問題。可是,由于他沉迷于研究,多年才譯成薄薄一本書,與其他不做研究的譯者

(如鄭振鐸兩個月譯《列那狐》,梁實秋一個月譯《阿伯拉情書》,邢鵬舉一個月譯《何侃新》)的速度相比,也反映了一個關于翻譯與研究的重要問題:翻譯中古文學需要高度的研究,而作研究的人通常不會想做翻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