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譯藝獎的驕傲與遺憾:彭淮棟、林添貴


2018.5.8
Openbook閱讀誌
4月最後一個周末,先後有兩場以譯者為主的活動:林添貴譯作等身,尤擅長近代史與國際政治,靠紀律與堅持,在半世紀內累積了百部譯作的豐碩果實;而彭淮棟畢生譯書數十本,從文學小說、音樂、商業書到哲學與文化研究,範圍多元。
翻譯需專注審慎,查考字根、細究文理,必要時更創發新詞,諸如「異議分子」、「脈絡」、「框架」、「議題」、「市場占有率」、「存活」等今日習以為常的用語,便是出自彭淮棟之手。
翻譯書占台灣書市相當大比重,而最重要卻常隱身不被看重的譯者,已漸漸受到注目與討論......
想知道更多翻譯細節請讀👇👇👇


4月最後一個周末,極為罕見地有兩場以譯者為主的活動:「半個世紀,…
OPENBOOK.ORG.TW

引文:無論林添貴或彭淮棟,都是「業餘」的翻譯。這裡的業餘不是相對於專業的貶抑詞,而是直指出版界的痛處──以翻譯為業的代價有多高。微薄的稿酬要做為養家餬口的營生,譯者勢必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在處理複雜或難度較高的文本時必有缺漏。而受限於翻譯書版權年限短暫(一般簽約後5-6年版權到期),出版商也支付不起那麼高的時間成本,若非譯稿品質絕佳,加上出版社尊重文火慢燉、以時間換取品質的作業模式,否則無以留下這麼多好譯作。




2018.4.26
今天家恆這篇,讓我要寫篇"譯藝獎的遺憾"。
我是彭淮棟兄的大學同學,一起登過武陵四秀、參加媽祖進香,到台南找老師等等。當兵
後,在永和等地都保持聯絡,互訪等。
他1984~87年翻譯好幾本書,我認為憑這些成就,就可得某一翻譯獎。
1995年中,我轉行。竟然兼做出版。我請彭兄翻譯80年代初,賣出約200萬本的 Quality is free的新版Quality Is Still Free。主要想幫他有點外快。

後來,我認識了鄭明萱 (小讀者)、梁永安、張華、缪詠華......等藝界高手。鄭明萱女士得過行政院的翻譯獎,獎金10萬。我發現這獎需要出版社大力推薦等作為,不是一般翻譯高手可取得的。就跟梁先生等說,我要創個"譯藝獎",獎金10萬1元,台灣最高的,條件是要像你的水準,又譯過百本書的;由於這項要求,只有職業翻譯者可達到,所以另外設一小獎。

2014年,梁先生得了獎。而2015年,彭淮棟兄也得獎。這時,我的口袋名單 (認識的)幾乎都得獎了,決定將譯藝獎停了。可是,彭淮棟兄以為最好續辦。所以我2016年又創了一種"翻譯貢獻獎"給梁祥美女士。
約2015年,陳忠信兄提醒我,林添貴先生也快譯滿百本 (我也佩服林先生),然而,他人在美國,又誠如家恆兄說的,他交遊廣,我們甚至不知道要如何頒獎。
2017年,曾慎重考慮頒獎,可是,我連受獎者的主要作品都沒(對照)讀過,.......所以最後放棄了。
沒想到2018年春節,知道彭先生過世。他的許多話,"言猶在耳",更讓我覺得遺憾。




Chiaheng Wu這幾天,至少有兩場跟譯者有關的活動,一是今天晚上在金石堂城中店,有林添貴先生翻譯破百本的「半個世紀,百本譯作」,一是周日下午在紫藤廬有一場「其人,其譯──紀念彭淮棟先生」的座談會。
由於一些因素,兩場我都會去。
林添貴先生交遊廣闊,譯作豐富,讀者眾多,在金石堂的活動,沒有高調宣傳,據說已經滿了。彭淮棟先生今年過世,即使老友也愕然,海峽三地都有人關注此事,所以有了這場活動,錢永祥,單德興,李有成,彭錦堂以及幾位先生會談談彭淮棟先生,由於地方不大,所以也滿了。
林彭二位先生,都是學識淵博之人,或許正是非以翻譯書籍為業,所以有一番成績。談翻譯的技藝與經驗,聽者在專業上定會有所收穫,但至於身為譯者的骨氣,就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了。
夏珍提到余紀忠先生是識才愛才之人,林添貴先生也是余先生挑進時報的,當時林先生去的是國際編譯組。由於殷允芃女士離職赴美,故有空缺,這個缺就由林先生補上。記得林先生說,當時國際編譯組,放眼望去,都是白髮,只有他一個頭髮是黑的,主持國際編譯組的,正是齊邦媛教授的哥哥齊振一先生。余先生塞了個人到國際編譯組,齊先生並不買帳。林先生第一天上班,齊先生沒搭理他,只說了三句話。第一句是問他「地圖會不會看?」因為當時正在打越戰,外電中常有許多以羅馬字母拼的地名。第二句問他「字典有沒有?」然後,給了他一篇稿子,丟下一句,「慢慢翻,反正不會登。」主管不因老闆塞了新人而對新人曲意奉承,老闆也不因主管不熱絡對待自己挑的人,而視之為對老闆權威的挑戰。一切得看這新人的本事。最後,林先生以自己的本事得到齊先生的肯定。這中間是有一股骨氣在迴盪的,多少也說明了余紀忠先生主持的中國時報何以特出。

*****

這篇裡面有些話很「滑」,不能太當真,但還是有值得參考之處。
//除了比別人下工夫吸收新知識外,林添貴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紀律促使他逐步邁向巔峰。他說,家裏一、二十年沒有電視,不受干擾,每天在電腦前工作五個小時成了例行公事。他一般是上午譯兩個半小時,利用筆電充電時間,去健身房運動,下午再工作兩個半小時。一個小時寫七百至一千字,對他輕而易舉。
翻譯工作吃力不討好,林並不鼓勵年輕人靠這行吃飯,或者想要靠這行當作長期志業,「最好不要」。「翻譯不是英文要好、日文要好、法文要好,不是這樣子,翻譯是很多雜學要好,更重要是中文(你的原始文字)要好」。
雖然樂在其中,林添貴也感嘆台灣文化界並不尊重譯者,他認為這個工作「thankless」。「稿費多少是小錢,翻譯本來就是很無聊的東西,翻譯得好是人家書寫得好,翻譯不好是你也不自己照照鏡子,憑你也配」?//

2018年19期 文化 童清峰 林添貴百部譯作的傳奇 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 亞洲週刑 林添貴百部譯作的傳奇(圖:童清峰) prev next…
M.YZZK.COM



四月底,八旗文化與多家出版社聯合為71歲的譯者林添貴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場上,老媒體人、出版人、政治人物雲集。預計進行一個半小時的分享會,…
OKAPI.BOOKS.COM.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