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Fellow 知多少

"台大刊物誇說他們有20幾位IEEE Fellow
電機系| 首頁 賀本系…….教授榮膺2008年~......."
想起2周前simon university的朋友的一番說法:


“問題︰劍橋那些學院的fellow可譯為「院士」嗎?”

“觀察報答: 半英國 (香港) 所言的院士之稱, 似乎蠻合適的...”

“永安對那傢伙(fellow)的問題也是我多年的問題。
我的感覺:譯成「院士」只表達是某種職位,但不能表達該名稱所代表的含義,例如權益等,這是新創譯名常有的問題。……Edward Dering,為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駐院榮譽院士〔Fellow〕).”

哈日說法
“Wikipedia article "Fellow". 這問題之麻煩 要讀英美(哈佛大學)等之精英傳記時 才了解甚微妙....

(【英大学】(大学の)評議員[特別研究員]; (F-) (学会の)特別会員.)”

“「斐羅」可能是不錯的選項…..新音譯主義即將誕生”

從冷山到黑山

從冷山到黑山

"去年(2005)七月SU討論過『溫故知新:淺談「姿」、「窗」之翻譯』At the first gesture of morning, flies began stirring.---(《冷山》于而彥譯,台北:輕舟出版社2000年)vs 冷山》周玉軍、潘源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上周,我無意中看了影片的後半近結尾處,上網了解。今天無意中發現我有的周潘譯本竟然是廣西的接力出版社版2004年,一刷就35000本。【這本小說也需要許多注,大陸本35萬字無外文、無一注。】
我讀一下,原小說中有太多細膩的描寫和背景,電影根本無法表現出來。換句話說,形象傳達的信息與文字傳達的分屬兩不同的世界。"

熱門電影《冷山》(Cold Mountain)放映時,她引述原著扉頁裡寒山的兩句詩:「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指出小說作者其實是熟讀中國唐代詩人寒山詩的美國學者,原著及電影在在反映著寒山詩的意境,因此中譯應為《寒山》而非《冷山》。

現在網路流傳一旅遊PPT:

黑山共和國本名蒙特內哥羅意即黑色的山( mount negro ); 1991年原南斯拉夫解體; 1992年黑山與塞爾維亞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2006521 黑山經公投(投票率87% 55.5%贊成)宣佈 ...”

我查一下 竟然連中國都翻譯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為什麼不寫出Montenegro並採取音譯呢?

(国名のモンテネグロ (Montenegro) とは「黒い山」の意味だそうで、英語で書けば Mount Negro でなるほどとうなづけます。…..)

圖表說明要清楚

我在 a table showing the diet of children " 說明"19世紀(初中期)英國某貧苦幼童(2-3歲)收養院的"三餐"之伙食圖表給的資訊是寶貴的

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一下如何"幫忙"讀者 讓他更容易進入狀況

我昨天舉一例


紐約時報即使將這種阿爾及利亞點心照片給我
我還是搞不清楚究竟那一才是dziriate
我請教simon university的朋友

"特地問這些西點 which is which和中文名

鍾 漢清 Hanching Chung (or HC/ hc) "


這位高手:".....先報告我只知baklava
其他一概不識"


RL:"小讀者把baklava吃掉了
我猜應從三點鐘位置起依順時針方向對號入座......"


Howard:" 混合了杏仁和蜂蜜的酥饼("Cornes de gazelle-羚羊角"......希臘點心,一層層酥皮的樣子,看起來好誘人,不顧熱量的買了一小盒,上網查了一下,應該是叫做Baklava,是傳統的希臘甜點,"

Bourbon’s Shot at the Big Time

Bour・bon


━━ n. (フランスの)ブルボン王家の人; 〔米〕 頑固な保守主義者; (b-) バーボンウイスキー (Bourbon whiskey).

History remembers the queen for her wastrel ways, indifference to human suffering ("Let them eat cake") and death by guillotine, but Ms. Coppola's period film, which is playing in competition, conceives of her as something of a poor little rich girl, a kind of Paris Hilton of the House of Bourbon.


Ed Alcoc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 plate of sugar-dusted cornes de gazelles, baklava and dziriate at Le Miyanis, an Algerian shop.



Nearly ready to abandon dziriate in favor of a bourbon and four aspirin, I did an online search that led me to a blog about Algerian cuisine by Farid Zadi ( chefzadi.com), a chef who teaches at the California School of Culinary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