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對等”(reciprocity)這個詞在中文裡被翻譯成“互惠”

".......在中國,很多人認為美國的舉動是毫不掩飾地阻止中國這個競爭對手的崛起。他們認為,美國打不垮華為的創新和勇氣,就利用政府的權力打壓中國競爭對手。
中國也有人指出,中國對競爭對手設置壁壘的做法,是一種遲早會招致報復的戰略。美國在與封閉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打交道時,到某個時候必然會使用對等原則。一篇頗受歡迎的博客文章解釋說,“對等”(reciprocity)這個詞在中文裡被翻譯成“互惠”,所以很多中國人不明白這個觀念也可以用來實施報復。
另一篇流行的博客文章更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反了那麼多年美,”標題裡寫道,“早該有心理準備被美反”。"紐約時報,華為禁令拉下中美科技冷戰的數字鐵幕

---
|“互惠”還是“對等”?中美貿易談判中的爭議詞
在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與科技冷戰中,世界兩大經濟體已展開一輪又一輪的談判,但始終未能平息不斷加劇的衝突。在貿易談判中,“對等”(reciprocity)是個耐人尋味的概念。
時報專欄作者袁莉在《 華為禁令拉下中美科技冷戰的數字鐵幕 》一文中寫道:“中國也有人指出,中國對競爭對手設置壁壘的做法,是一種遲早會招致報復的戰略。美國在與封閉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打交道時,到某個時候必然會使用對等原則(reciprocity)。”
Reciprocity一詞源於社會心理學,指相互依賴、作用、影響的程度或狀態,也可指相互交換特權,尤指兩國之間一方對另一方特權有效性的承認。 Reciprocity一詞在中文裡常被翻譯成“互惠”,所以很多人不明白這一觀念還蘊含平等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中西方對於這個詞的不同理解,對貿易談判乃至世界經濟局勢都產生了影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