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Rachel Carson (1907–1964)。「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 為誤譯,參考漢清講堂金恆鑣說法:141 金恆鑣博士:環境生態與文學 2017-02-18

 「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 為誤譯,參考漢清講堂金恆鑣說法:141 金恆鑣博士:環境生態與文學 2017-02-18

141 金恆鑣博士:環境生態與文學 2017-02-18


今 天Google的封面紀念的是Rachel Carson的生日。她就是在近代自然保育史上鼎鼎有名的瑞秋・卡森-她是「寂靜的春天」的作者,她是奮力對抗化學製藥工廠大鯨魚的那隻小蝦米,她是工廠 老闆們眼中那位「歇斯底里、神經質的女人」,她也是促使美國政府停用DDT的功臣。可惜,她在有生之年,來不及看到DDT的禁令頒佈。

羅丹──激情的形體思想家 ”Rodin, Les Mains Du Genie” 作者:Helene Pinet 譯筆有問題數處 2017

 Rodin, Les Mains Du Genie 機械翻譯為 :羅丹,《天才之手》2025

羅丹──激情的形體思想家 ”Rodin,Les Mains Du Genie”
作者:Helene Pinet
原文作者:Helene Pinet
譯者:周克希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31日
這本書雖然譯自法文, 不過錯誤不少(我用英文本"校"一下)。
譬如說
1.第18頁照片,英文說明:Statue mania was triumphant as Paris underwent drastic reconstruction. Above; the creation of rue de Rennes.
本書翻譯馬虎:巴黎的工地處處可見雕塑。上圖為修築街道的情形。(按:工地尚沒雕塑;連新開的街名都不給。)
2. Rodin出版《法國大教堂》之後,Reim Cathedral被炸、著火, Rodin感到很喪氣。
翻譯成"Reim地方有人批評該書, 羅丹很火大。" (大意)
3. Rilke 的家書,也翻譯得走調。
4. 編輯錯誤,也不少。

Agamemnon 二譯

 Agamemnon 二譯

胡耀恆父子的專書 1372~1398行 頁142~143
楊牧的柏克萊 年輪 頁321~323 全集 散文1。

死在歸國當日;奧德塞還在漂流;海倫;特洛的灰燼猶溫。
多少年後,吳季札看到大武舞
美哉 周之盛也 其若此夫
二月 竟是一城李花杏花


 Agamemnon 二譯

胡耀恆父子的專書 1372~1398行 頁142~143
楊牧的柏克萊 年輪 頁321~323 全集 散文1。

死在歸國當日;奧德塞還在漂流;海倫;特洛的灰燼猶溫。
多少年後,吳季札看到大武舞
美哉 周之盛也 其若此夫
二月 竟是一城李花杏花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Renditions 停刊,意義很清楚,香港的大學無法心懷國際了。【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二元對坐】《譯叢》停刊——走過半個世紀漫長而堅定的出版之路

文.#肖爽

全文: surl.li/dkivjw


//197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建校10周年之際,一本以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翻譯雜誌誕生了,這就是中大翻譯研究中心的《譯叢》(Renditions)。該雜誌甫一出版便廣受海內外讀者的讚譽,在此後50年的發展歷程中,更是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對國際翻譯界和漢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就在今年9月,《譯叢》推出了第100期,這本該是一個值得慶賀的里程碑,但沒想到這第100期卻成為了最後的一期,告別的一期。//

【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清末民初出現不同「譯道」上的探賾者,包括個體和群體的編譯者(如馬禮遜父子、謝衛樓、傅蘭雅等)、一些不被重視的中國譯者(如孫中山、梁啟超),以及譯者群體(如「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和贊助者(如廣智書局、「小說林社」、金粟齋等)。
-
本書通過考察12個譯者、譯者群體和贊助者的個案,力圖把清末民初以譯者為中心的翻譯出版史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既重視從「蟲眼」對譯者和贊助人進行微觀的細緻考證,也嘗試從「鳥眼」的視野宏觀地提出問題意識;既重視「內部史」,又注意「外部史」的研究方法,著力從脈絡化的方法入手,闡發譯史研究的新開拓和新思路。
-
🌱
前言
第1章 馬氏譯家:馬禮遜父子與《外國史略》
第2章 別創新構:謝衛樓的《萬國通鑑》與晚清史書編纂 體例從傳統到近代的轉變 —兼論東史《支那通史》、《東洋史要》
第3章 革故鼎新:傅蘭雅編纂的譯書書目 —傳統知識分類現代轉型的一環
第4章 施救濟人:孫中山編譯的紅十字會救傷教科書
第5章 區域譯群:「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及其構成之特點
第6章 小說史傳:廣智書局及其刊行的梁啟超譯著
第7章 贊助新學:上海金粟齋的譯書及其影響
第8章 翰墨詮史:張謇與清末憲政史知識的譯介與傳播
第9章 譯、學之間:王國維所譯法學、地理學和心理學著作
第10章 譯連「神燈」:奚若與《天方夜譚》
第11章 濟世六書:馬君武《國民生計政策》譯本述論
第12章 「馬學」新考:李達及其馬克思主義讀本「第一譯」
結語
🌱
-
🐈作者:鄒振環(復旦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ISBN:978-988-237-345-7
🐈出版日期:預計2025年2月出版
-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400年前的人就已經會書寫閩南語,對於閩南語的復育,我們應該可以懷抱希望。清華大學出版社

 「翻譯即是背叛?!十七世紀閩南人如何翻譯天主教的地獄」講座,李毓中老師分享了這幾年研究團隊的努力成果,在最新出版的《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六:新刊僚氏正教便覽》一書中,發現天主教的地獄描述與閩南人所熟知的地獄相比不夠恐怖,因此在閩南人翻譯地獄情景時添加了佛教地獄的刀山油鍋描述,反映了東西文化碰撞時的文化調適;連金發教授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明代閩南人如何用羅馬字書寫閩南系唐話的十誡;陳宗仁教授提及雖然現在極少人有能力書寫閩南語,但在400年前的人就已經會書寫閩南語,對於閩南語的復育,我們應該可以懷抱希望。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