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已經根據《佛洛伊德著作全集標準版》譯完The Ego and the Id一書,由於最近出版了《修訂標準版》(2024 年6月),看了這位修訂者Mark Solms來頭不小,而且他的修訂工作花了他三十年的功夫,於是,斷筆為誓,決心參照修訂版來把譯文全部修訂一遍。
不論是Solms的修訂,或我動筆所作的修訂,都可看出許多值得多加推敲思索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是這麼經典(也可稱為「古典」),以致都會發生牽一髪動全身之效。看看兩個小例,不難體會:
1. 舉例說明佛洛伊德對於用字深度的推敲:第一個例子Vorstellung
Vorstellung 在SE(《佛洛伊德全集標準版》)中只譯為idea, 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等,因為要討論的是夢或回憶中的意念呈現,因此以上的譯法都有所不足。
Ricoeur 認為佛洛伊德對於回憶是指主動的(subjective,即主體所從事的)意象,或思想的「呈現」(‘presence’ of images or thoughts),因此準確地說,那是一種圖象思維(figurative thinking), 它和概念(Begriff(concepts))完全相反,而用“conception”也是不足以補救其弊的譯法。
另外,佛洛伊德也意識到Sprachvorstellungen 和Sprachbilder兩者之別──前者是在言說上的「起意」;後者所對應的則是語言的「感覺運動記憶」,亦即可說可記的「語意概念」,這在回憶中並不是最初的「起意」或浮上心頭的「念頭」,不能視作Vorstellung的本義。
2. 佛洛伊德原注:「注意」是「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問題?(「沒注意到」跟「無意識」能劃上等號嗎?「前意識」在哪裡?)
…這種想要把「沒注意到」跟「無意識」劃上等號的企圖,顯然是在不顧及其中包含的動力條件下才會冒出來的。因為在此忽視了兩個事實:
第一, 要想對這種沒注意到的東西賦予足夠的專注,那是超級不易且極難使力的事情;
第二, 其次,就算能夠完成此事,先前沒注意到,也不認為在意識中有此,那就常會被當作完全的異物,並且會立刻以否認來反對它。
於是,能讓鮮少注意或全然不注意的東西避免用無意識來稱說,就是把它看成先前已經認定的信念之衍生物,也就是先入為主地認定心靈和意識本來即是同一體,然後就能讓它成為一了百了的定論。
(譯注:以上這段長長的原注中提到「不能注意」或「沒注意到」,然後說「設若有足夠的注意力放在上面,定都可以弄成夠強的意識」,這些其實就是在談「前意識」的問題。因為在「前意識」被引進後設理論之前,一般人的語彙中只有「意識/無意識」的對比,沒有介於其間的「前意識」一詞可用。但正因如此,我們也看到「前意識」和「注意」功能之間的關係。注意可以是意識到的,但也常常會注意不到,也就落入無意識的範疇。這樣正好說明了理論上的符號化為何可以寫成「Cs(Pcs)」[既是意識又可能是前意識]這麼曖昧的形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