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Renditions 停刊,意義很清楚,香港的大學無法心懷國際了。【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二元對坐】《譯叢》停刊——走過半個世紀漫長而堅定的出版之路

文.#肖爽

全文: surl.li/dkivjw


//197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建校10周年之際,一本以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翻譯雜誌誕生了,這就是中大翻譯研究中心的《譯叢》(Renditions)。該雜誌甫一出版便廣受海內外讀者的讚譽,在此後50年的發展歷程中,更是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對國際翻譯界和漢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就在今年9月,《譯叢》推出了第100期,這本該是一個值得慶賀的里程碑,但沒想到這第100期卻成為了最後的一期,告別的一期。//

【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清末民初出現不同「譯道」上的探賾者,包括個體和群體的編譯者(如馬禮遜父子、謝衛樓、傅蘭雅等)、一些不被重視的中國譯者(如孫中山、梁啟超),以及譯者群體(如「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和贊助者(如廣智書局、「小說林社」、金粟齋等)。
-
本書通過考察12個譯者、譯者群體和贊助者的個案,力圖把清末民初以譯者為中心的翻譯出版史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既重視從「蟲眼」對譯者和贊助人進行微觀的細緻考證,也嘗試從「鳥眼」的視野宏觀地提出問題意識;既重視「內部史」,又注意「外部史」的研究方法,著力從脈絡化的方法入手,闡發譯史研究的新開拓和新思路。
-
🌱
前言
第1章 馬氏譯家:馬禮遜父子與《外國史略》
第2章 別創新構:謝衛樓的《萬國通鑑》與晚清史書編纂 體例從傳統到近代的轉變 —兼論東史《支那通史》、《東洋史要》
第3章 革故鼎新:傅蘭雅編纂的譯書書目 —傳統知識分類現代轉型的一環
第4章 施救濟人:孫中山編譯的紅十字會救傷教科書
第5章 區域譯群:「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及其構成之特點
第6章 小說史傳:廣智書局及其刊行的梁啟超譯著
第7章 贊助新學:上海金粟齋的譯書及其影響
第8章 翰墨詮史:張謇與清末憲政史知識的譯介與傳播
第9章 譯、學之間:王國維所譯法學、地理學和心理學著作
第10章 譯連「神燈」:奚若與《天方夜譚》
第11章 濟世六書:馬君武《國民生計政策》譯本述論
第12章 「馬學」新考:李達及其馬克思主義讀本「第一譯」
結語
🌱
-
🐈作者:鄒振環(復旦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ISBN:978-988-237-345-7
🐈出版日期:預計2025年2月出版
-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400年前的人就已經會書寫閩南語,對於閩南語的復育,我們應該可以懷抱希望。清華大學出版社

 「翻譯即是背叛?!十七世紀閩南人如何翻譯天主教的地獄」講座,李毓中老師分享了這幾年研究團隊的努力成果,在最新出版的《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六:新刊僚氏正教便覽》一書中,發現天主教的地獄描述與閩南人所熟知的地獄相比不夠恐怖,因此在閩南人翻譯地獄情景時添加了佛教地獄的刀山油鍋描述,反映了東西文化碰撞時的文化調適;連金發教授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明代閩南人如何用羅馬字書寫閩南系唐話的十誡;陳宗仁教授提及雖然現在極少人有能力書寫閩南語,但在400年前的人就已經會書寫閩南語,對於閩南語的復育,我們應該可以懷抱希望。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hegemony"霸權"或"領導(權)"2016 great. greater (Owen Hsieh說法 goo 辭典等2025)

 

   great. greater   (Owen Hsieh說法 goo 辭典等)

Owen Hsieh

有臉書朋友對川普總統的 MAGA 被中譯為 “ 讓美國再次偉大 ” 不滿意,認為是小學水準的拙譯,理由是 great earthquake 我們譯為大地震,不會說是偉大的地震,為何MAGA 裡的 great 就要譯為“ 偉大 ” ?他建議譯為 “ 讓美國壯大 ” 或 "重振美國"。
一個人對文字的品味,就如美食,各有所好,宜儘量尊重。
但是 great 用在政治領域通常與規模尺度無關。1960年代美國詹森總統的 " Great Society" 政策,一般譯為 “ 大社會 ”,但指的是具廣大包容性的美好社會,無關size. 當年甘廼迪與尼克森的總統大選辯論,是電視出現後的首次,史稱 Great Debate, 中譯 “大辯論”, 意為重要的一場辯論,流傳史冊,非指參與辯論人數眾多。
great 有尊貴崇高之意,用來形容政治領袖時,意味優秀傑出,對改變國家或歷史命運的林肯,邱吉爾等政治人物稱為 “ 偉大 ”,又何不可?二戰以來,美國國力超強,主導維護國際秩序,但無領土擴張野心,也沒有殖民主義,與之前的帝國主義相較,算是例外,也可謂 “ near-great ”.
在外交上,倘將國名或區域冠上 greater ,易生誤解,甚至引起不滿,例如東南亞國家聽到 “ 大東亞共榮圈” 便渾身不自在;1980-2000年代,許多跨國企業將台灣納入大中華地區市場,也令我們尷尬。
1989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貝克談中東問題時,說出 " Greater Israel‘’ 一詞,猶太人頓時困惑難解,要求國務院澄清意所何指。南斯拉夫內戰時,外界難以理解交戰的波士尼亞,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三方為何而戰?華盛頓郵報上曾評論稱: 波士尼亞面臨的威脅是“ aggressive Serbs seeking a Greater Serbia but also by treacherous Croats seeking a Greater Croatia. ” 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也領悟到 ‘’greater +國名‘’ 在外交上的敏感性。


great
/ɡreɪt/
adjective
  1. 1.
    of an extent, amount, or intensity considerably above average.
    "the article was of great interest"
    Similar:
    considerable
    substantial
    pronounced
    sizeable
    significant
    Opposite:
  2. 2.
    of ability, quality, or eminence considerably above average.
    "the great Italian conductor"
    Similar:
    prominent
    eminent
    pre-eminent
    important
    distinguished
    august
    Opposite:
noun
  1. 1.
    an important or distinguished person.
    "the Beatles, Bob Dylan, all the greats"
  2. 2.
    another term for Literae Humaniores.
adverb
informal
  1. very well; excellently.
    "we played awful, they played great"

[形]
  1. 1〔通例限定〕〈物が〉大きい解説的語義
    巨大[壮大,広大]な
    • great city
    • 大都会(◆a big cityに文化・歴史などを加味)
  2. 2〔限定〕〈数量が〉多数の解説的語義
    多量の
  3. 2a〔限定〕〈時間が〉長期の,久しい
    • great while
    • ずいぶん長い期間
  4. 3〔通例限定〕〈程度が〉大きな解説的語義
    たいへんな,強烈な,非常な,はなはだしい
    • great light
    • 強い光線
    • great pain
    • 激しい痛み
  5. 3a〔限定〕〈人が〉大の,たいへんな,非常な
    • great fool
    • 大ばか者
    • great reader
    • 大の読書家
  6. 4〔限定〕〈事が〉重大な解説的語義
    重要な,大切な;主な,主要な
    • great occasion
    • 大祝祭日,大きな行事のある日
    • a person's greatest work
    • 人の主著
    • It's no great matter.
    • それは大した問題じゃない
  7. 4a偉大な,有名な,著名な;〔the G-;称号・肩書〕大…;優秀な,卓越した
    • great poet
    • 有名な詩人
  8. 4b気高い,崇高[高尚]な;(身分・地位などの)高い,高位の
    • great deeds
    • 崇高な行為
    • great lady
    • 貴婦人
  9. 5((略式))とても楽しい,すばらしい,すごい
  10. 6((略式))(…が)うまい,得意だ,よくできる≪aton≫;(…に)非常に熱心な,(…が)とても好きな≪atforon≫;(…に)効く≪for
  11. 7よく使われる,大いに好まれる

greatの慣用句・イディオム

  1. a great one for A
    • ((英))A(事・行為)にとても熱心な人
  1. Great God [Caesar, heavens, Scott, guns]!
    • ((やや古))しまった;大変だ;なんだって(◆驚き・ののしり)
━━[副]((略式))うまく,とてもよく,りっぱに;〔大きさを表す形容詞の前に用いて〕とても,えらく
    • The show was a great big failure.
    • そのショーは大失敗だった(◆強勢はgréat bìg ...)
━━[名]C
  1. 1大物,名士,花形;〔the ~;集合的に〕偉大な人たち,身分の高い人々
    • great and small
    • 身分の高い者も低い者も
  2. 2〔~s,しばしばGreats;単数扱い〕((英略式))(特に Oxford 大学で)人文学課程のBA学位を取るための最終試験;その人文学課程の学科
━━[間]
  1. 1まあ,すばらしい
    • How do I look in this dress?” “Ohgreat!”
    • 「このドレスどうかしら」「まあ,すばらしい」
  2. 2((皮肉・戯))ごりっぱ,おみごと




 

2016  Ernesto Laclau (1935 – 2014)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他因與尚塔爾·墨菲合著的《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而受到普遍關注。
  hegemony 通常翻譯為"霸權"不過,"領導(權)"也是原意之一




(はけん)あるいはヘゲモニー(hegemony)とは、特定の人物または集団が長期にわたってほとんど不動とも思われる地位あるいは権力を掌握すること。それによる地域あるいは国家統治を覇権統治という。それに成功したや人物は、覇者と呼ばれる。
霸權主義英語:HegemonyHegemonism),是指一國憑藉其政治軍事經濟的極大優勢,在全世界或個別地區控制他國主權、主導國際事務或謀求統治地位的政策的意識形態。
在20世紀,許多國家都有爭奪霸權的意圖,包括大日本帝國納粹德國蘇聯美國
法國社會黨政治家于貝爾·韋德里納曾描述美國作為21世紀的霸權主義國家,但兩個美國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和約瑟夫·奈反駁說美國並不是一個「真」的霸權主義國家,儘管它對其他國家施加了強權,但並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撐霸權主義。

Hegemony (UK /hˈɡɛməni/ or /ˈhɛməni/US /hˈɛməni/About this sound pronunciation  or /ˈhɛmni/Greekἡγεμονία hēgemonía, "leadership, rule")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r military predominance or control of one state over others.[1][2][3][4] In Ancient Greece (8th century BCE – 6th century CE), hegemony denoted the politico–military dominance of a city-state over other city-states.[5] The dominant state is known as the hegemon.[6]In the 19th century, hegemony came to denote the "Social or cultural predominance or ascendancy; predominance by one group within a society or milieu". Later, it could be used to mean "a group or regime which exerts undue influence within a society."[7] Also, it could be used for the geopolitical and the cultural predominance of one country over others; from which was derived hegemonism, as in the idea that the Great Powers meant to establish European hegemony over Asia and Africa.[8]The Marxist 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y, associated particularly with Antonio Gramsci, is the idea that the ruling class can manipulate thevalue system and mores of a society, so that their view becomes the world view (Weltanschauung): in Terry Eagleton's words, "Gramsci normally uses the word hegemony to mean the ways in which a governing power wins consent to its rule from those it subjugates".[9] In contrast to authoritarian rule, cultural hegemony "is hegemonic only if those affected by it also consent to and struggle over its common sens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