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誤譯及以訛傳訛 :林笳主編的「里爾克集」有以訛傳訛處; 「時間之書」書名誤譯

誤譯及以訛傳訛 :Book of Hours 「時間之書」;

The Book of Hours (German: Das Stunden-Buch) 翻譯成「時間之書」是誤譯

The Book of Hou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Book_of_Hours

The collective title comes from the book of hours, a type of illuminated breviary popular in France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3] These prayer and worship books were often decorated with illumination and so combined religious edification with art. They contained prayers for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 and were designed to structure the day through regular devotion to God.

日文Goo 辭典對 Book of Hours

  1. ((時に B- of H-)) (ローマカトリックで)時祷じとう書,(ギリシア正教で)時課経:定められている祈祷文や聖書の箇所など,(定)時課(canonical hours)の内容と順序を記した本.
天主教辭典:Book of Hours :日課;祈禱書:是自中古時代起,隱修士開始(聖職人員及許多修會會士隨後跟進)每日使用的祈禱手冊,其中包括聖詠、聖歌、對經、祈禱文等。日課內容詳見 Breviary 
 Breviary :每日頌禱;時辰頌禱;日課經;日課;大日課;本分經:是教會的公共祈禱,亦即聖職人士、修會會士和熱心教友每日(七次)祈禱時所用的法定經書,藉此履行領洗時所接受的王者司祭職;主要由聖經、聖詠和聖人訓誨組成;共分為: (1) 誦讀日課(今稱),即晨經 Matins  (2) 晨禱,即讚美經 Lauds  (3) 日間祈禱,又分為:(甲)午前祈禱,即第三時辰經 Terce ;(乙)午時祈禱,即第六時辰經 Sext ;(丙)午後祈禱,即第九時辰經 None  (4) 晚禱,即晚經 Vespers  … 夜禱,即補充經 Compline 等部分。同 Liturgy of the Hours  Book of Hours 。拉丁文稱作 Breviarium 



Poems from the Book of Hours (New Directions Paperbook) 1st Edition, Kindle Edition









林笳主編的「里爾克集」廣東:花城出版社,2010,附錄「里爾克漢語譯本繫年」有以訛傳訛處:

 「時間之書」方思譯,台北:現代詩社,1967
(Poems from) the Book of Hours (New Directions ) by Rainer Maria Rilke (Author),‎ Babette Deutsch (Translator)花城出版社的評語說:該書扉頁將德語Stunden-Buch 錯印成 Stunden-Buch (sic),第一首詩英譯本第一單詞花體的"Now" (sic),被方思誤讀為"Now" (sic)。

hc評:該書扉頁將德語Stunden-Buch 錯印成 Stunden-Buch (sic) 不知所云;方思沒誤讀。

翻譯偵探事務所 說的"英譯本 Book of Hours 有副標題 Love Poems to God。"

hc評: New Directions版,無此副標題。

翻譯偵探事務所新增了 4 張相片2014年10月7日〔懷念五O年代的譯者〕1958年德語詩人里爾克的「時間之書」,詩人方思翻譯,現代詩社出版。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很早就受到中國詩壇注意,馮至和梁宗岱都翻譯過他的詩。台灣翻譯里爾克最有名的,前有方思,後有李魁賢。
方思,本名黃時樞(1925- ),湖南長沙人,所以署名常寫「長沙方思」。1948年來台,曾在中央圖書館任職,楊牧曾在回憶中提及去南海路央圖找方思的經驗。方思是1950年代重要詩人,翻譯也不少,但譯詩結集出版的似乎只有這本「時間之書」,另譯有一本圖書館專業書籍「圖書排架工作」,可見詩人平時也是要做些專業工作的。後來方思赴美,也還在圖書館工作。
「時間之書」的英譯本 Book of Hours 有副標題 Love Poems to God,可見其宗教色彩甚重。方思在序中也說,「這種題材(與神的對話)在中國詩中,似為新的對象,實則觀念與信仰,皆與感情密不可分。」殆指宗教詩也可以當情詩來看

像是:「挖出我的雙眼,而我依然能見你,
打聾我的耳朵,而我依然能聽到你,
而即使一足也無,我能走來向你,」
是宗教詩,也是情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