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彭淮棟先生 (著名譯者) :<譯歷自述>;你要翻譯,就必須很謙虛

此網頁2015年9月作,2018年2月8, 個別字眼,有些更新。

"我在2013年為老兄記些東西,你一定樣看2013年和2015年的阿彭:
http://hctranslations.blogspot.tw/2013/05/2013_4.html"
"漢清兄:
拜讀了閣下費心為在下保留的全紀錄,謝謝。
這份紀錄is so complete,成為區區生涯的一種縮影,或者,也是一份唐突許多好書的罪狀。
所列許多本書我自己幾乎已完全記不得 。看了書目,譯書當時的情景依衣稀稀浮現。
小的會珍藏這份紀綠。Thanks again。
弟 阿彭 敬上" (hc: 2015.3.20)

此網頁2015年9月作,2018年2月8, 個別字眼,有些更新。 <譯歷自述> 一文,是 彭淮棟 先生獲得" 譯藝獎 (II2015) "的報告。 2015-09-01 0:00 GMT+08:00 huai-tung Peng 彭淮棟譯歷自述 ...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



<譯歷自述>一文,是彭淮棟先生獲得"譯藝獎 (II2015) "的報告。


2015-09-01 0:00 GMT+08:00 huai-tung Peng

 彭淮棟譯歷自述

忝列譯林,忽忽半生,享不虞之譽於謬賞之識與不識者。花甲之年,卻顧所來徑,強不知以為知,處處皆是,譯筆舛誤,亦何可勝數,惶愧何似。而結褵30載,碌碌為稻梁謀,得暇輒埋首案頭,開門七事無一用,全賴髮妻玉玲含辛持家,不知此生何以為報。

譯路既長,可記之人之書之事蓋夥,唯區區素乏記性,加以老懶相尋,難追往者,何莫寧為吉人,權且忘其所忘,憶其所憶。

魔山

1976,或1977年,5月某日,自台北返回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午後獨座家中客廳,四顧岑寂,忽有所思,取稿紙,並The Magic Mountain,列置桌上,審視全書首頁,而走筆譯其首句,而首段,而逐頁。此即魔山翻譯之始,亦即區區生平譯事之發軔。

次日復返台北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之交圓環附近山麓租住處,從此埋首魔山數寒暑。猶記當時已放棄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學業,幽隱斗室,夜以繼日,數日即易一原子筆,向晚時分至公館麵店囫圇一餐,復歸伏案,一燈熒曖,往往至曙。余本農家子,淪跡台北,每值軟橋家中田疇有事,插秧割稻,歸而力作如故。

當時使用六百字稿紙,譯畢粗估50萬字,初稿高積案頭如小丘,謄錄一過,順便增刪潤飾。二次謄錄既了,猶未盡如意,遂手抄第三次,且寫且改,作為清稿。

余譯魔山,純由興趣,實則螻蟻撼樹,少不更事,愚勇以赴。英文版魔山》其厚如磚,譯稿如山,經此磨難,從此譯書每覺輕盈,至西方政治思想》與《浮士德博士》,始感大山崎嶇。

《魔山》主角漢斯.卡斯托普在深山療養院,訪客而成居民,每於夜闌人靜,藏身院中圖書室放唱片欣賞音樂,遍聆名曲,Thomas Mann使出看家本領,假卡斯托普之耳之思揮灑其音樂素養,浩瀚兼精深,區區當時於西方古典音樂略識之無,強充解人,極汲深綆短之窘,有愧作者,更愧讀者。

然卡斯托普聆樂,其情其景,一譯難忘,2000年譯薩依德自傳《鄉關何處》,傳主自述早年窺探其父庋藏之音樂寶庫,每常寅夜竊播唱片,痴醉自娛。關於其事之孕思,薩依德未見著墨,然筆者一見而憶卡斯托普療養院子夜聆曲銷魂,兩文機杼如出一轍。所異者,薩依德全以理性研析音樂,Thomas Mann則假卡斯托普之聽樂與書中人文主義者塞特布里尼之批判,初申其音樂曖昧而具魔性之論。

譯畢《魔山》,寫萬言譯序<湯瑪斯.曼和《魔山》>,詳述此書緣起、成書經過、旨趣及意義,歲月綿渺,久已渾然不省所言何物,日前重披此序,見此一段,如睹預言:

1947年的《浮士德》,書中敘述者認為藝術家的成長過程乃人類命運的典範,而音樂藝術家可為各種廣泛論題的典範藝術的、文化的、人及其心靈在現代的處境。我們可以異議這種認定,但是,寫一位音樂家脫棄心智的清醒制約,實在就寫活了一個脫棄清醒而放縱原始本能的社會--曼由前世紀後半葉活到本世紀上半葉,親歷一、二次世界大戰雖常自居尼采的傳人,但也認清尼采對現代思想與藝術,尤其德國政治的影響。讀者若了解德國對本世紀歷史的左右力量,則可見那位音樂家主角的病態與毀滅呈現的不僅是納粹治下的德國,簡直就表達了現代文明現代人,書中敘述者的看法大致可以成立。

著手《魔山》,乃至作序之時,何曾夢見翻譯《浮士德》之日,無論譯自德文。<湯>序繫年19795月,《浮士德》導論與註解結筆於201410月,合計譯書生涯首尾36載,當時逞其愚勇痴撼巨著於而立之年,今日賈其餘勇唐突又一傑構於知命之歲,區區之Thomas Mann緣可謂既有其始,亦克有終。

*《俄國思想家》

兵役之後,至台北秋雨印刷公司任職英文文案,得識玉玲。區區愚拙,玉玲慧質,區區如船之得錨,此生自是而有安頓。玉玲持門戶,勝一大丈夫,余不知修幾多世,得與共枕。

當時聯經出版公司迻譯牛津Past Masters系列,余抽暇譯其中紐曼、柯立芝、但丁等冊。

1985年,應林載爵兄之召,備員聯經編輯部,專職審閱<現代名著譯叢>譯稿,逐字逐句核對原文與中譯,獲益良多,且得以多閱名著,眼界大開,並由是而益知譯事之難,睹他人之失,惕自己之過。當時常思孔子「吾欲寡過」一語,深感翻譯無功,寡過為得。

時錢永祥兄在聯經編輯部兼任顧問,不以區區拙淺,建議翻譯Russian Thinkers,余不揣鄙陋而應命,約歷一年又半,以題材深得我意,作者文采又賞心,余於至難之中,得譯事之至樂。

然外成必有內助。書將出,作<譯序>,末段興感:

      憶自民國七十四年除夕起筆,歷十八年而具形狀,其間與書中人物同其大夢,於我是歲月暗換,然現實仍是活生生的現實,日間上班,入夜則伏案,快然自足而多疏家務,多謝吾妻玉玲擔待。

此段感念,余至今時刻在心。

其時余猶新婚,每日自聯經下班抵家,飯後即伏案至午夜,玉玲曾以淡色素描,畫一長髮少女閉目嗑睡,頭微側,睫毛低垂,嬌態可掬,旁註「不要讓愛情睡著了」,語簡意遠,柔情萬種,余雖魯鈍,睹之旖旎溢懷,愛愧交集。今再記此事,以為天下專顧己事而忘忽賢妻者戒。

自鑄新詞

字典有大用,而尺有所短。譯者於原文不見於中文辭書之字詞,允宜細考其義,自運鑪錘,創發新詞,不惟豐富中文,亦且嘉惠讀者。

.余未入聯經,已為聯經翻譯博藍尼《意義》、《博藍尼講演集》、《科學,哲學與社會》諸作。博藍尼談知識、思想,而時涉政治,數次提及東歐dissident。其時中文尚無dissident觀念,無論翻譯,余考索英文字根,幾經敲磨,譯為「異議分子」。博藍尼書中多處使用contextframe,余亦取定為「脈絡」、「框架」。管見所及,上述三詞皆原文之中譯首例。

19869月,US News & World Report中文版由聯合報發行,次年,余應邀審稿,繼而不次升任副總編輯。

其時台灣各界於美國政治、財經、保健各層面之用語至為陌生,余閱稿之際,頻見issuemarket sharesurvivalsurvival rate等詞,而中譯者每為束手,為一勞永逸計,區區悉心詳究諸詞原義,而審定為「議題」、「市場占有率」、「存活」、「存活率」。諸詞如今皆成常語。

吳魯芹

余在聯經處理譯稿,鑑於西方人物、作者、書名之中譯向來雜異,每閱一稿,必擇既有譯法之可取者而用之,以劃一聯經譯品之人物、作者、書名,兼利讀者。

1986年初,《聯合文學》囑譯《巴黎評論》作家訪談Writers at Work,首篇為<莎岡訪問錄>。余譯畢次篇<羅伯.潘.華倫>,遍尋訪談所提人物、角色、書名之現有中譯,以便採納,忽記吳魯芹《英美十六家》既廣論歐美名家,必有可用,遂至書局捧讀此書,書中正有羅伯.潘.華倫篇,讀之駭異。該篇所記羅伯.潘.華倫書房擺設,乃至吳對詩人所提問題,問題之順序,提問之遣詞用字,及詩人答問之內容與用語,無不與《巴黎評論》雷同。

余復取《英美十六家》其餘多篇訪談之見於《巴黎評論》者,兩相覆案,正復同然,吳以翻譯代實訪,殊無可疑。

余既驚且忿,言之於《聯合文學》編輯部,彼亦以為異聞,編輯簡媜辱臨,余告以其事,《聯合文學》第18(民國754月號)刊出拙譯羅伯.潘.華倫訪談,附簡媜所錄區區口述<吳魯芹《英美十六家質疑》>。

<吳>文刊出,吳魯芹文壇大老,故舊門生遍天下,群起迴護其師其友。據朋輩相告,台北某何姓畫家兼藝評名家謂台北學術界文學界抄文剽竊者比比皆是,彭淮棟何人何故,獨獨為難吳魯芹。又有葉維廉其人撰一長文,人間副刊連載兩日,謂其師德高望重,絕無可能為彭某指其所為之事,吳書與《巴黎評論》雷同之處純屬巧合,並斥余欺負孤兒寡婦。

吳魯芹是否以翻譯代實訪,本為可得而查證之文壇公案,然不旋踵而變質,坊間盛傳聯合報藉此事打擊中國時報。11月某日,聯合報留發行人昌平召集會議於聯合報第二大樓辦公室,《聯合文學》社長瘂弦、發行人張寶琴在座,召余到場說明。昌平先生問余,<吳魯芹《英美十六家》質疑>所指實有其事否,余答以職所見,實有其事,昌平先生即席指示,事果屬實,則是非至上。

張發行人並出示夏志清函,余親睹夏先生確定吳抄襲,函末並有「魯芹真大膽,做這種事」。夏先生與吳為乃畢生知交,是非當前而能直言,且片言之責,重逾斧銊。

余返家,當夜寫成<吳魯芹《英美十六家》疑團未釋>。次日,聯經出版公司總經理劉國老垂詢吳事如何,余稟以寫成一文,自辯並駁迴護吳魯芹者,國老索閱拙文,讀後謂文中「曲筆」一詞用法未當,宜改,餘無異辭。此詞本意指陳事未便直言,出以委婉曲折之詞以達其旨,非余所言葉某曲意飾非之意。國老並叮囑,但凡筆戰、辯難、說理,立場穩實周全之外,遣詞用字不可授人以柄。

拙文交稿,《聯合文學》總編輯高大鵬增加「何處惹塵埃」於標題之前,豐富題旨與內文。<何處惹塵埃:吳著<英美十六家>氣團未釋>刊登於同年12月號,區區自此不問此事。吳案次春名列75年台灣文壇十大事件,然於區區已漸成雲煙。余本非文壇中人,偶然見偽而不能已於言而已,文壇之真偽曲直,非我所問。

區區偶歷吳案,無愧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之教,又飽看台北文壇學術苟容阿世,曲學相護之醜,堪稱一幸。劉昌平先生長者風範,穩執是非,張發行人忠於真相,無愧身分,劉國老設慮周至,愛護屬下,高總編輯大筆衡文,點題成金,區區至今感激。

葉某斥區區欺負孤兒寡婦一文刊出時,人間副刊主編為王志明,錢永祥兄與其熟識,當時在聯經編輯部得聞吳事,即去電王志明,謂「彭淮棟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見其所見而實言其事,於吳本無惡意。友人王瑞香來電,謂「阿彭,我給你精神支持」。二人見難仗義,friends indeed

結語

翻譯雖小道,非大能莫辦。《文心雕龍》第二十六「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雖論神思,其言學、理、才、辭,用於翻譯,實極妥貼。

余不倚翻譯為衣食,以久涉此道,略知甘苦,深不以流俗卑視譯者為然。使無譯者,何來譯品,若無能手,何來佳譯。漢清兄眼界宏廓,素重翻譯,復獨排俗見,品題譯者而勵之獎之,卓識慧見,海內一人,漢清講堂「譯藝獎」,海內一獎也。

2015831



*****


東海的人與書 (10)
彭淮棟先生 (著名譯者)

18屆建築系的林世堂先生給的建議
「介紹一下彭淮棟17屆外文系吧! 他好像一直在聯合報體系,翻譯很多書,有幸和他同寢室1年,學了很多」......


(2010年我認為彭淮棟先生在80年代的翻譯成績,應該得個翻譯獎可惜,它還沒設立啦!
網路消息:譯者彭淮棟,任職於聯合晚報編譯組。知名譯者。不論中學西學都有過人涵養,治學認真。)


 彭淮棟,1953年生, 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出版公司編輯,現任某晚報編譯。

他翻譯的多是重要思想家和文學家,譬如說邁克爾·博蘭尼(Michael Polanyi) 《意義》等以撒.柏林《俄國思想家》《現實意義》Said 的《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和《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美的歷史》等等Thomas Mann《魔山》Williams, R. (1966), 《文化與社會》……. (這些書目詳後)

他在大學時就會投稿約: 1974年,彭先生翻譯的音樂文章在《音與音響》月刊發表,稿費好,很鼓勵人。再過約15年, 張繼高先生主持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週刊,彭先生掛名"副社長"。他跟我說張先生的一些行事 ,包刮稿費從不會怠慢,因為他體諒人。張繼高 (吳心柳)主張,要做大事,一定要讀大書。

我與彭淮棟先生的關係比較親近。他結婚之初新聞周刊才創立不久,我們與創辦人都有聚會過。許多年後,我託人從德國買『歌德的義大利之旅』的德文版送他,所以 對於他日後『談歌德的慾望』(聯合文學)不太會意外。我印象中他還翻譯過一本Fyodor Dostoyevsky:的書,待查。

彭淮棟先生說,《顧頡剛讀書日記》是好書, 可惜我未買……我也請他翻譯過《熱愛品質》(Quality Is Still Free)。




彭淮棟翻譯作品約有:(不計中國採用很多他的翻譯版本)
Thomas Mann湯馬斯.曼《魔山》 彭淮棟譯, 臺北市:遠景,1979/19886---這本是他的處男譯作,從英譯本轉譯。

Michael Polanyi & Harry Prosch
1974/1984) 《意義*(MEANING),彭淮棟(譯),台北:聯經,1984

Williams,  Raymond (1966), 《文化與社會》(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London: Penguin.,)
彭淮棟譯, 台北: 聯經. 1985

Polanyi, M.
《博蘭尼演講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彭淮棟譯,台北聯經,1985.

聯經出版公司(72)出版過一套牛津大學出版的學術人物短論,;彭淮棟翻譯了《紐曼》;霍姆斯(Richard Holmes)著《柯立芝/,;《喬治艾略特》--??(查德威克/彭淮棟/Chadwick Owen/ 1984, 140.8 8454 v.20, BOOK. 8,艾希頓/彭淮棟/Ashton Rosemary/聯經, 1985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文化與社會: 1780 1950 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聯經,1985

 J. S. McClelland麥克里蘭著《西洋政治思想史*》彭淮棟譯,台北:商周,2000
本書萃取西方二千五百年來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與歷史彌新主題,加以活潑而清通明暢的解述。作者麥克里蘭觀闊溯源,追尋西方政治思想一脈傳統,精呈其發展與成形過程,上起古希臘,中經近代國家的演變,美國的啟蒙運動...

Edward W. Said薩依德《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Out of Place: A Memoir),彭淮棟譯,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

Immanuel Wallerstein伊曼努爾.華勒斯坦《自由主義之後》(After Liberalism)(華勒斯坦),聯經出版公司》,2001

馬克.貝考夫(Marc Bekoff編著《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譯者-錢永祥彭淮棟陳真等,台北: 桂冠 2002

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著《現實意識》,彭淮棟譯,台北:臉譜出版,2004

Bart Moore-Gilbert,《後殖民理論》,聯經,2004年初版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美的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
本書將美的歷史脈絡呈現,它不僅是一部藝術的歷史或美學史,而是作者融合兩者爲美的概念所下的定義,涵括的範圍自古典到現代。書中論及的美包含繪畫、雕刻、建築、電影、攝影、裝置藝術以及文學等,領域廣泛,包羅萬象,以使廣大的讀者都能信服。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醜的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
醜的歷史和美的歷史另外一項共同特徵是,我們討論這兩種價值的故事,勢須局限於西方文明。在上古文明和所謂原始民族方面,我們有出土藝術品,但我們沒有理論文字來告訴我這些藝術品本來的用意是要引起審美的喜悅、對神聖事物的畏怖,還是歡欣。

Edward W. Said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Music at the Limits),台北:太陽社,2009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Beethoven: Philosophie der Musik),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 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 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On Late Style: Music and Literature Against the Grain)麥田出版, 2010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無盡的名單》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
《無盡的名單》裡取材豐富地編選了讀者讀過和沒聽過的文本段落,和讀者見過與沒見過的圖畫照片,在他看來,任何名單皆不脫兩大範疇,一種是實用的,一種是 詩性的。實用的名單實有所指,上頭的項目可以盡數;詩性的名單則不一定要指涉世間實存的東西,羅列出來的事物也不一定要有其盡頭。不過,在某些特殊的時 刻,實用的名單一樣可以很詩意地去讀,使之生出美感。

2015.3.19


從《浮士德博士》談托瑪斯.曼與德國文化

主講:彭淮棟

日期:2015/3/18(三)晚上7:30-9: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講題內容: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一生最鍾愛作品

遲到近七十年的經典鉅作,台灣首度翻譯出版!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此人便是解得獎,第二次則可憑《浮士德博士》。

托瑪斯.曼知識淵博、文筆優美、技巧高超,《浮士德博士》翻譯難度更勝他另一代表作《魔山》,自1947年出版以來,台灣從未有過中文翻譯。翻譯家彭淮棟學養深厚,也不免將此翻譯過程稱為「夢魘」,本場講座他將與讀者分享並深入剖析,幫助大家攻克這座現代文學的高山。

講座將討論托瑪斯.曼的流亡/對納粹的省思,撰寫《浮士德博士》動機,影響托瑪斯.曼的音樂家與思想/德國與音樂,以及《浮士德博士》主角的作曲家身份與性格形塑、小說中音樂元素的寓意。


●主講者簡介

彭淮棟,歷任出版公司編輯與報社編譯,譯品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鄉關何處》、《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

-----
略述我與彭淮棟的交往

我昨天去參加彭淮棟先生的演講"從《浮士德博士》談托瑪斯.曼與德國文化",紀州庵的2樓講堂擠滿了人。會後,上前打招呼,他才認出是我,給我大大一擁抱,說近20年沒見面了。會後我們一行8人還去石博進的畫畫工作坊大聊。近10點多,送他們夫婦。女兒--東海中文系4年級生----坐上計程車,自己步行回家。彭兄說他的兒子個子比老子高近20公分,學餐飲。

我跟 彭淮棟兄(我們稱它阿彭)是大三,1973年暑假在東海大學男生宿舍認識的。那時候,化工系的一些登山高手要去爬武陵四秀---我們5天4夜走完百岳中的四座---我們自告奮勇參加,變成此生壯遊,照片還佔用畢業紀念冊的化工系篇幅。

這一次參加他的新書發表會,會後才知道,我還邀請他到我台中老家打牙祭,他對中華路底,師專---現在稱教育大學等都還記得,而我倒是忘了。

那時候 (1973),也不知道他看了托瑪斯.曼《魔山》英譯本,數年之後一整個暑假,不眠不休將它翻譯,很快賣槁給遠流公司、出版。

對了,他現在可以從德文譯出《浮士德博士》,並寫2萬多字導言,約870個注解---他可以說英譯本缺那些章節----1978年出版時我在英國,對此書之厚度,印象深刻。他說中國的譯本的譯者,除了懂德文之外,其他德意志文化、社會、歷史、哲學,一概不懂。.....

我昨天才知道他學德文,是80年代初上班之後自學的,而不是東海的德國老師教的---1973年那位德國女教師很嚴格要求:課要早上7點開始。我的一位物理系同學修此德文,第2周就從圖書館借本哥德的《浮士德》,發誓要讀得懂它。對了,哥德的Faust和托瑪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不太一樣,後者是位音樂學家,據阿彭說,原型是廣義的尼采---他會作曲,有出版.....

他說,他大聲跟許多朋友說,他喜歡哥德和托瑪斯.曼的作品,所以國外朋友遇有相關著作,都會寄給他。譬如說托瑪斯.曼的書信集兩巨冊,他20年前的禮物,讀了,此次做《浮士德博士》的注解,大有幫助。 (他弄不清楚:外國作家還寫出數以萬記的信。我沒告訴他,托瑪斯.曼在美國的信,都是口述的,我讀過此類報導。) 約1995年,我託要從德國歸國的張旺山博士,精選哥德的《義大利遊記》版本,送阿彭。

我大四的日記中,還有一則與阿彭有關,當時我搬回台中住,偶爾還會住山上.....
......和阿堂 (林世堂)聊到四點。英格 (蔡英文說:一個人只能執於一。(讀劍橋?)。睡阿碰 (彭淮棟)的。他讓出來,自己漏夜讀書
80年代初,一陣子他在寶藏租屋,而我們住永和,很容易互通。有一次,他跟太太與《新新聞》的主筆王健壯兄,到我家大聊.....

1987926  周六日記:
給彭淮棟電話賀他的新書。
彭淮棟譯書的高潮時期的每一本,人們在數十年後重讀起來,都可以讓人有收益。80年代數本,如M. Polanyi 《意義》…..
Raymond Williams《文化與社會: 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的發者》台北:聯經1985

I. Berlin《俄國思想家》台北:聯經1987。這本書約20年後在中國出版簡體字版。

他翻譯書,有時達會通境界,譬如說,他覺得Said 的回憶錄《鄉關何處》(或譯《格格不入》)的某章是類似《魔山》一章。

我約1997年,將一本80年代暢銷近200萬本的Quality Is Free 的新版,Quality Is Still Free (《熱愛品質》),請他翻譯,我們的交情,當然他自己說費用多少,就奉送。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第一段,機場的情境時,卡住了,經我稍解釋之後,他就下筆如有神,很快交稿。昨天他說,翻譯這本書,第一次接觸到 Starbucks,這點待查,因為那是1996年的書。


-----

「『翻譯其實沒什麼樂趣,我都把它當成正事、當成很嚴重的事情在做。』彭淮棟雖不以翻譯餬口,卻也不將此事做業餘等閒視之。『翻譯不該是消遣。接了就要好好做,不要管錢多少、書難不難。要好好對待每一本書。got the job done,而且是要well done。』」
也因為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即使書稿內容硬如堅果,他也努力耙梳資料,堅持不讓裡頭「有一句外行話」。一起來看彭淮棟的【譯界人生】訪談。http://goo.gl/9Imro1
採訪 / 陳琡分
攝影 / 蕭如君⋯⋯
更多


在《浮士德博士》第一章起頭的第二大段裡,提到一部書刊叫《隱晦者書...
OKAPI.BOOKS.COM.TW



【譯界人生】《浮士德博士》譯者彭淮棟:當你要翻譯,你必須很謙虛

(攝影/蕭如君)(攝影/蕭如君)
《浮士德博士》第一章起頭的第二大段裡,提到一部書刊叫《隱晦者書簡》。譯者彭淮棟在隨書附的「導讀.譯注本」標號6的譯注中,做了如下解釋:
一五一九年德國一部拉丁文書信集。道明會僧侶認為猶太書籍不合基督教義,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准許,要將之盡行燒毀,德國人文主義者羅伊希林為此與眾僧發生衝突,而產生《隱晦者書簡》(Epistolae Obscurorum Virorum)一書,書中收集當時人文主義者聲援羅伊希林的書信,嘲諷焚書及其論據……
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德文直譯+導讀譯注本)
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德文直譯+導讀譯注本)
如譯注中所述,彭淮棟續之細細說明:「obscurorum這個字就是英文的obscure,原來指的就是陰暗、暗處、沒沒無聞等意思,象徵這些不能具名的人文學者。」但到了啟蒙運動時期,obscurorum衍生出obscurantism,意為「蒙昧主義」,為啟蒙運動之敵對,也與原來的本意相去甚遠。「但我看過有位譯者表示自己花上十年心力翻譯《浮士德博士》,卻將Epistolae Obscurorum Virorum這部集子往蒙昧主義理解,等於整部書一開始就弄錯了,你說慘不慘?」彭淮棟說,他實在替這位譯者感到遺憾。
而光是一個「隱晦者書簡」,要能準確地轉譯出這個字詞,譯者需要事先具備的基礎,究竟如何才能數得清楚?「我得先去瞭解歐洲中世紀的狀況,那段禁書、禁思想的經過;我必須重新追溯德國人文主義的起源,等等。這當中牽涉到很多歷史、思想史。太多了。」一部短短五個字的集刊名稱,需要上百字的注解來輔助支撐;而在這濃縮的耙梳背後,是成千上萬四散各處的背景學識共同匯聚而成。即使只是一個讀者可能過眼即忘的字詞,對譯者來說都是畢生之力的傾注,絲毫馬虎不得。
將彭淮棟的譯著一字排開,幾乎一本硬過一本:《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無盡的名單》《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西洋政治思想史》《鄉關何處》;即使是列為小說的《浮士德博士》,講實話,也一點都不好入口。這部托瑪斯.曼一生最鍾愛、也被譽為可憑此書再得一次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在彭淮棟的定義裡,的確是一部對想要瞭解德國19至20世紀之交思想變化、對尼采、對德國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有興趣的人需要看的書。「但它不是托馬斯.曼的入門書,它是給專家學者讀的。其他讀者要啃這顆堅果,可能有點難。」就連譯過《魔山》,對托馬斯.曼有一定了解的他,都認為《浮士德博士》著實硬得非比尋常,倘若貿然大口啃下,牙齒怕會受傷。他不只替讀者、替出版社擔心,也扎扎實實地度過了踏入譯界以來,最煎熬的兩年半。
「這部書應該是我截至目前為止譯過最難、也是最久的。真的很痛苦。」身為報社早班編譯,彭淮棟每天約莫午後兩點下班回到家,從公司的電腦換到家裡的電腦,一坐就是八個鐘頭起跳。「有時三更半夜還爬起來譯個兩段!」就這樣一天過一天,日日和托馬斯.曼爭鬥,「等於閉關,什麼地方都不去,朋友都不交了。」他笑。
(攝影/蕭如君)(攝影/蕭如君)

你必須讓自己完全進入作品,又不能「只」沉浸在作品當中。「在譯的過程裡,要翻查無數各領域的歷史資料──歐洲史、德國史、宗教史、宗教改革史、音樂史;要弄清楚古典音樂到現代音樂的歷程,除了音樂本身的轉變,還有理論方面的轉變;你要念一些法文詩、法國文學;要熟悉歌德尼采華格納,還有英詩也要念很多……這部小說幾乎像本百科全書,裡面包含太多東西了。」他細數未完,我們已頭昏腦脹;何況他說的「一些」,絕對不只是一些。「這不是一部能夠自足的小說,它需要太多參考知識,其中每個句子都有典故。我要瞭解多一點,就得先離開這本書,去看很多旁邊的事,才能回來繼續譯,否則會不知道裡面的角色在講什麼。」兩年多來,彭淮棟所有的閱讀都指向此處,眼前的任何字句,都會讓他連結到這本書。他彷彿成了那個無法抗拒魔鬼的需索者,托馬斯.曼成為他的浮士德。
既知其難,何以仍願開始?「這是責任哪。我覺得應該要有人把它譯出來,它太重要了。」除卻自身對托馬斯.曼恆常不變的興趣,《浮士德博士》的確是托馬斯.曼個人思想、聲明與對世界意見的陳述。「德國人到現在都沒有原諒他,因為他講實話。」戰後德國一度避談納粹,歌頌的是戰前的、英雄式的德國;及至20世紀後期,新一代歷史學家崛起,呼籲德國必須正視歷史,德國的戰時行為才終於浮上檯面。「如果不承認過去,未來也將是盲目的,心靈更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這無非是托馬斯.曼對藝術、對國家,最深刻也最沉重的省思與呼籲。
譯者似乎總能比讀者讀得更多作者的思想。「因為每個句子你都必須盡你最大的能力去瞭解,不瞭解就是混。不懂就要去問、去查,就像托馬斯.曼緊抓阿多諾不放一樣,你要給讀者一個可以信服的世界,不能讓裡頭有任何一句外行話。」彭淮棟打趣說,這比寫博士論文還難。
「光懂語文不能譯書。語文能力再好,沒有其他文化背景支撐,你不能譯書。否則譯出來會非常僵、非常可怕。」為了避免自己淪為語無倫次的網路翻譯,在接稿之前,要確保自己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一定要看得懂。「當你要翻譯,你必須很謙虛。」再簡單的書,即使只是一封父母寫給孩子的家書,都得了解父母是在什麼狀況下寫的信,而不是字義轉譯了事。「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語文能力夠好,但翻譯這回事,有很多事情要考慮。總之就是要謙虛,不要硬來。」
「翻譯其實沒什麼樂趣,我都把它當成正事、當成很嚴重的事情在做。」彭淮棟雖不以翻譯餬口,卻也不將此事做業餘等閒視之。「翻譯不該是消遣。接了就要好好做,不要管錢多少、書難不難。要好好對待每一本書。got the job done,而且是要well done。」問他平常正職工作也翻譯,回到家也翻譯,整天都在翻譯,難道不膩嗎?他想了想,又笑,「做了就認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