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 中文翻譯: 費解

2005
初讀 中文翻譯: 費解
這本新書,讀起來很費力:
阿莫得‧費根堡等合著 『品質大師費根堡談管理資本:驅動創新、獲利與成長的企業新引擎』(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 )簡美娟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國際出版公司, 2005
(-----SU 已發表兩篇評其某些美國口語之翻譯錯誤(BUFFFALO CHIPS)和不理想處,決定必須去讀原文。現在說點觀感和一案例。 )
美商麥格羅‧希爾( McGraw-Hill)國際出版公司的中文出版已十年,出版之品質一直不理想。以這本書為例,沒索引和參考資料(所以許多名詞注都在很後頭,如「華爾街金融圈」( Wall:: Street --它從第25 頁起就屢次引用,注加在很後面…..;對於 Adam Smith的幾處引用,多少可知道只是「人云亦云」)。我們從 Amazon所附的數月原文,就可以知道原書重點所使用的不同字體,翻譯本都捨棄。
我們看這本書名之取法 『品質大師費根堡談管理資本:驅動創新、獲利與成長的企業新引擎』(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 ),多少可以了解出版商只想賣A. V. Feigenbaum,忘掉其老弟。「 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是很通常之書名,譬如說 The Power of Mobility ---- 易利信展現「行動」力。不過本書末章Powering Management Capital ,只能翻譯為「強化管理資本」;其他章名採capitalizing 翻譯成「資本化」(管理力)等等。
*******
HC 打算說明的段落,先是問 RL 有無end- to- end 之中文資料(有無中文關於 end-to-end principle 之解釋 ?因為 WIKIPEDIA answers.com等處,都有很不錯的資訊( google公司有史以來之全公司電腦停機)。這是要應用到管理之翻譯的討論,所以我在找中文資料 。):
其翻譯不解處不少。哈哈。
「一家公司表現在這些主要領域的效能,以及與其機會領域的配合度,是該公司的關鍵競爭優勢。 …….透過有力的領導其系統,端對端 (end-to-end)流程、工具、資源與建立基本學習架構與動力的策略,這些領域就可以發揮效力。 ……」( pp.76-7 其實接下來之數十字也很費解……)
---------
rl 對於上段 之看法:

整個來說,如果用字方面注意「以及、與、和」的特性,這段文字會比較好懂。至少,我個人覺得比白天那段清晰多了。
第一段可以這樣理解:
企業的關鍵競爭優勢(critic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決定於該公司在主要領域的績效( performance in key areas)和對機會領域( opportunity areas)的掌握能力。
所謂主要領域,一般應該指供應鏈管理、顧客滿意度管理、各種滿意度的改善能力等等。
我對於所謂機會領域,比較陌生,當然不是指就業機會,想必是指與機會成本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才是。
第二段
文字上只有「領導『其』系統」之「其」字有點含糊,我覺得「領導系統」就夠了;除非原意是指領導該公司的系統、流程、 等等。
最後的「動力」我猜大概指motivation 這方面。
------- hc 看法
「其機會領域的配合度」完全無法了解,似乎也無法從上下文了解
「這些領域」當然指「關鍵競爭優勢」,不過不知為什麼不明說,反而採取可能有多意之說法。「動力的策略」或為 dynamic strategies
這裡提出「發揮效力」之三法寶(我的解釋和斷句):「有力的領導」、「端對端 (end-to-end)流程、工具、資源」、「建立基本學習架構與」。由於原書沒解釋,也沒譯注,不知道多少人能了解「端對端 (end-to-end)流程、工具、資源」?
不解:Feigenbaum兄弟說「以效能成長來整合公司銷售成長的管理品質定律」一節












張華(CH)說:「這是大陸譯本的通病,譯文雖是中文,可句序、用詞等還是英文的,給人的感覺還少了一道依中文習慣調整的工序。


其實,我們要討論的書之翻譯者是台大外文、留學英國的「語言學」碩士,不過她的翻譯常常令人費解。舉一段,參考「以效能成長來整合公司銷售成長的管理品質定律」一節(第189-90頁)


「……透過大幅增加的系統效能整合其持續性改善,這是今日機會主義導向的領先企業,其領導態度的中心主旨。
這樣的領導帶動公司同步管理營業銷售與營收成長,以及其效能成長的能力。這些因素讓公司進行由上而下的『連體』(joined at the hip)管理;這種結合堪稱是維持與促進公司獲利的關鍵。」 (阿莫得‧費根堡兄弟/著 『品質大師費根堡談管理資本:驅動創新、獲利與成長的企業新引擎』(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 )簡美娟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國際出版公司,2005,第190頁。)

這句『連體』(joined at the hip),我請小讀者(丁丁)發表其看法,他給個妙譯:「焦孟式管理...?」
我們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焦孟不離】 之解釋: 焦,焦贊。孟,孟良。相傳焦贊與孟良二人交情很好,幾乎天天處在一起。後用焦孟不離比喻感情深厚,形影不離。如:他倆是焦孟不離,只要找到一個,另一個必然也在。

這hip joint為「股関節.」。joined at the hip 為一美國之(幽默)口語,表示花很多時間在一起。

譬如說,華盛頓郵報有篇介紹當今青年學生性關係之用語Hip-joined or hooking up? (By Cheryl Wetzstein)之中,如此說法:Another common scenario is for a couple to become so entangled with each other -- eating, sleeping, living together -- that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joined at the hip."

上段的文意令人困惑處還很多,譬如說,「今日機會主義導向的領先企業」。我很少看到將「機會主義」與「領先企業」合起來說的。因為所謂「機會主義」應為opportunism,它是指「投機主義」、「不顧後果等等的便宜行事主義」。

Feigenbaum兄弟說「今日市場的品質」:翻譯的評論與發揮









「品質是基本的購買準則,必須觀察其全面價值…….這是我們所謂的知覺品質。…….有些公司基於數據的誠信與正確原則,還在對顧客與媒體主張,他們的資料顯示其自身的品質有很大的改善—以減少缺陷來考慮。」
(阿莫得‧費根堡兄弟/著 『品質大師費根堡談管理資本:驅動創新、獲利與成長的企業新引擎』(The Power of Management Capital )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國際出版公司,2005,第.248頁)


這節所謂的「今日市場的品質」,只旨是說要用顧客所知道的全面品質和價值來談,而不是用公司內狹義的產品品質特性和相關的產品缺點等等之數據,來自圓其說或自我陶醉。

這段翻譯有些地方可以評論並發揮的。
首先,「知覺品質」這中文,容易產生歧義:究竟是「知覺之品質」(the quality of perception;知覚(作用・力・対象); 直観, 認識, 理解.等之品質),還是「顧客眼中之品質」(perceived quality)?
當然我猜測原書是指後者。感知的或理解的品質啦!

其次,「數據的誠信與正確原則」。我猜測「數據的誠信與正確」原書是指the integrity and correctness of data*。
所以這兒通常的意思為「數據或資料的完整與正確」(請查國立編譯館的學術名詞)。換句話說,integrity 這兒是專業術語,與「誠信」沒關係。



*我們很容易查些相關之資料,如Wikipedia中所說的
In telecommunication, the term data integrity ha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1. The condition that exists when data is unchanged from its source and has not been accidentally or maliciously modified, altered, or destroyed.
2. The condition in which data are identically maintained during any operation, such as transfer, storage, and retrieval.
3. The preservation of data for their intended use.
4. Relative to specified operations, the a priori expectation of data quality.
Specifically, data integrity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is concerned with three aspects of the data in a database:
1. Accuracy
2. Correctness
3. Validity
---

Data quality refers to the quality of data. Data are of high quality "if they are fit for their intended uses in operations, decision making and planning" ( J.M. Juran). Alternatively, the data are deemed of high quality if they correctly represent the real-world construct to which they refer. These two views can often be in disagreement, even about the same set of data used for the same purpos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