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譯人林文月 :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5次直播 2013年 日本 「人間文化功勞獎 外國學者」公開演講文例2頁 (2014年自譯)

 

"Beautiful young people are accidents of nature, but beautiful old people are works of art. " — Eleanor Roosevelt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林文月譯註川端康成《十六歲日記》《水月》;《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回首 嘔心瀝血哀子規》。兼談Donald Keene《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日本文學散步》 的介紹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94847048689911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臺靜農《 龍坡雜文》(1988) 與林文月......略談《陶謝詩中孤獨感的探析》(1976,《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1976 pp. 63~123) vs 斯波六郎(1894—1959)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 1958/1990
11 次觀看 · 已結束直播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師友網絡下 簡談她1993年的《擬古》 《作品》兩書:曾野綾子 臺靜農 鄭騫 洪炎秋林海音 殷允芃
16 次觀看 · 已結束直播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簡談她的散文世界
15 次觀看 · 已結束直播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她80歲回臺大;翻讀 《枕草子 257 神聖之事》《和泉式部日記 譯後記》 等........ 林文月老師圖文:“窗外”;布拉格講學。提恩教会/尖塔。.....永寧寺2021.9.16
16 次觀看 · 已結束直播





2020
生花妙筆游於譯──謹談林文月先生日本文學翻譯的特色與貢獻 朱秋而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五期
專號:東亞、東亞文化與文化傳釋

2016
林先生的翻譯,獲得香港翻譯學會和日本學術界的肯定。

她的日本古典翻譯故事和過程,請參考她的作品。
林文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林文月
林文月小時住上海日本租界,受日本式教育啟蒙,小學六年級遷居台灣後才開始接受中文教育。其於台灣大學取得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並在1958年就讀碩士班期間, ...






明報 文學新增了 3 張新相片


【星期日文學】林文月在想
編按:生於上海,在台灣成長,後來移居美國。早前,林文月為「他們在島嶼寫作2」來港,與香港讀者見面。本版記者採訪林文月,談談「教書研究寫論文煮菜做媽媽」的日子。
本版並首次向讀者徵稿,反應相當熱烈,編者精選刊出;蒼海遺珠,請留意本版臉書專頁。
2016.1.31 明報《星期日文學》
【專訪林文月:有時候要馬上寫】
http://goo.gl/XyFzMw
【文學.越界】齊怡導演林文月
http://goo.gl/RZP3hN
【文學.台灣聲音】枱燈
http://goo.gl/ko3p2J
【文學.香港聲音】翻譯之書
http://goo.gl/wu8rIL
【文學.讀者說】不是食譜
http://goo.gl/rQ8a89
【文學.讀者說】牀頭書
http://goo.gl/GY0rjD
【文學.選】讀者在讀林文月
http://goo.gl/BzjA3w
【文學.info】林文月
http://goo.gl/Uyb6Jk

‪#‎明報‬ ‪#‎明報副刊‬ ‪#‎星期日生活‬ ‪#‎星期日文學‬ ‪#‎文學‬ ‪#‎華文文學‬ ‪#‎他們在島嶼寫作2‬ ‪#‎林文月‬ ‪#‎飲膳札記‬ ‪#‎臺北‬ ‪#‎溫州街‬ ‪#‎臺靜農‬ ‪#‎人物速寫‬ ‪#‎給母親梳頭髮‬ ‪#‎中文系‬ ‪#‎讀中文系的人‬ ‪#‎散文‬
============
【讚好「明報 文學」專頁】
● 請於FB將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
● 請下載「明報」App,緊貼最新消息
iPhone:http://apple.co/1foEZKS
Android:http://bit.ly/1foESyU












*****




1978年12月的某個台北冬夜,林文月終於翻譯完成《源氏物語》全本五十四帖。丈夫和一雙兒女已經沉沉睡下,從窗口遠眺過去,整個台北都在安眠,只剩下稀稀落落的燈光。「我當時感覺紫式部就站在我身後。」
我最先開始翻譯的是《源氏物語》,這本書可以說是世界文學裡非常重要的長篇小說,而且是女性執筆寫的。我花了五年半的時間來翻譯這本書,出版了之後中國的讀者很驚訝,原來日本在一千年前就有如此分量的長篇(也可以叫愛情小說)。
《源氏物語》出現得比莎士比亞、歌德等西方的偉大文學作品還要早,而且是女子執筆。其實那個時候中國大陸也有豐子愷先生的譯本,只是兩岸並沒有交流,我在台灣翻譯《源氏物語》時並不知道有豐子愷的譯本在先。

後來看到大陸版的《源氏物語》的白話翻譯出來的時候,我的作品已經完成了。我沒有參考到大陸版的翻譯,但我對這件事情也蠻慶幸的,不知道有另外的中文的翻譯本存在,讓我可以靠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做我的翻譯。
在翻譯的時候,如果我是在翻譯《枕草子》,就得用我所認知的清少納言的語氣,我不能再用紫式部的語言來講《枕草子》。相同的道理,在翻譯《和泉式部日記》時,也得要用和泉式部的方式來表現她想要講的內容,而不是清少納言或紫式部;更不要把它變成林文月式的。
我自己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在我看來,紫式部有紫式部講話的方式,清少納言有清少納言講話的方式,和泉式部也有和泉式部講話的方式,每個人都不一樣。你能夠了解內容是重要的。可是同樣重要的是,這個內容對於這個作者而言,是用什麼樣的語氣講,不要把它們都統統變成像一個中國人講的話。
做翻譯困難的是要跟著原著,同時把它的文字變成中國的,要讓現在的中國人看得懂。每一國有每一國的文字,古今的文字又不一樣,比如我們中國的古文和現代的白話也不一樣,這是翻譯要面臨的問題。還有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文字代表的人的生活和習慣。翻譯的困難在於,既要領會內容,又要模仿形式,得想辦法讓中國人讀的時候能體會到這是另外一個國度的另外一個時代的故事。
文學的翻譯跟實用文字不一樣,比如說機械器材或者藥方,只要把它的意思弄懂就好了,不管它是用什麼語氣講出來的。文學翻譯則不同,內容和語調都需要儘量用漢語去表現。要把一千年前日本人講話的方式用現在中文的方式講出來,你就可以想像困難所在。
另外,古代的衣食住行跟現代不一樣,所以一些器物或行為用中文寫出來就會覺得很奇怪,大家會覺得這個字我明明認識,可我不知道它在這裡是什麼意思。還有一語雙關,你講一個事情,可它的聲音又代表著另一個事情,可能只有在日本或者說是古代的日本才有這樣的巧妙。像這種地方,我不能在中國現代漢語中找到同樣的妙趣,這就需要注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