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澎湃翻譯風波揭示中國媒體審查“常態”; 點評中國:澎湃能拔著自己的頭髮升天?


澎湃新聞 -專注時政與思想-ThePaper.cn

www.thepaper.cn/
轉為繁體網頁
澎湃,澎湃新聞,澎湃新聞網,新聞與思想,澎湃是植根於中國上海的時政思想類





有网民总结了中国媒体编译外媒长期使用的六大操作手法:断章取义、拔高标题、“掐尖”拼合、全身整容、凭空附会及模糊“华媒”。
澎湃新闻网翻译风波揭示,中国媒体在新闻审查压力之下,长期“选择性翻...
DW.DE|由 DEUTSCHE WELLE (WWW.DW.DE) 上傳

澎湃翻譯風波揭示中國媒體審查“常態”

澎湃新聞網翻譯風波揭示,中國媒體在新聞審查壓力之下,長期“選擇性翻譯”外媒報導和評論。對此“常態”的看法發生分歧。
(德國之聲中文網)由中國一家新成立的媒體網站澎湃新聞引發的“選擇性翻譯”風波仍在持續。曾經任職南方報業集團的媒體人連清川本週在香港東網發表評論,指出“人們所抨擊的'惡行',其實已經執行了許多年了”。但他認為這種做法也能促進中國言論的進步。
8月25日,上海澎湃新聞網站刊登了編譯英國期刊《經濟學人》8月22日發表的封面文章《中國想要什麼》。當日,微信公號“五月花”發表文章《澎湃新聞的翻譯可信嗎?》,指出澎湃網通過隱秘的“選擇性翻譯”的手法,故意屏蔽批評中國的文字。
8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教授馬少華在騰訊網發表文章,從“翻譯規範問題”的立場對澎湃網的做法提出批評。他指出,“選擇性翻譯”本身並不是澎湃獨創,但圍繞著澎湃的爭議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可能意味著一種對新聞媒體翻譯規範的社會監督,正在自媒體背景下產生和建立起來。馬少華認為,“寧可整個不譯,不可部分遮蔽”。
Podcast Artikel – China in deutschen Medien
時事評論人劉遠舉:問題核心並不是如何翻譯,而是如何翻譯並發布,發布才是真問題。
“選擇性翻譯”:擴大信息,還是誤導輿論?
8月31日,時事評論人劉遠舉在騰訊發表文章,認為馬少華教授對對澎湃的指責並不公平。劉遠舉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核心,並不是如何翻譯,而是如何翻譯並發布,發布才是真問題”,“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困難甚至危險”。
連清川也認為,“中國大陸的 新聞環境如何,其實盡人皆知。對於西方言論的翻譯,本身乃是一件極其敏感的業務。……非常重要的一點,乃是行內非常通行的'政治敏感度' ”。
這些批評認為,馬少華教授自己也以“春秋筆法”,迴避了敏感的核心問題,也就是都沒有直接說穿的“新聞審查制度”;也揭示了所謂“選擇性翻譯”並非一般性節選,而是漏掉對中國的批評性事實和意見。但是,大多評論者迴避對這一制度的批評,而是討論在這一既成事實下怎樣“操作”。為澎湃辯護的人認為,“選擇性翻譯”也是一種信息,比沒有信息更好。
他們沒有直接回答這樣的質疑:“選擇性翻譯”是否改變了作者的原意,將批評文章改為替中共塗脂抹粉之作,甚至成為維護專制制度的幫兇?網民指出,如果“選擇性翻譯”也是功勞的話,那麼《環球時報》更是其中的英雄了。這家《人民日報》屬下被認為是中共“貼心喉舌”的報紙,每天都以“選擇性翻譯”手段大量發表外媒報導。另一份編譯外國媒體消息的報紙《參考消息》,也進入話題。這兩份報紙在中國的發行量達數百萬份。它們給讀者傳遞的信息是,大多外國人對中國尤其是中國領導人讚不絕口,少數敵對勢力心懷叵測,“亡我之心不死”。
China Land und Leute Professor ​​Zhan Jiang
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展江(資料圖片)
有網民總結了中國媒體編譯外媒長期使用的六大操作手法:斷章取義、拔高標題、“掐尖”拼合、全身整容、憑空附會及模糊“華媒”。
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展江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主張把 南方報業、澎湃新聞和《參考消息》及《環球時報》區別對待。他說,不改變作者基本思路的“選擇性翻譯”應該得到肯定,但《環球時報》不僅斷章取義,而且會以外媒的名義編造事實和觀點,不應該容忍。他指出,《參考消息》在作為內部讀物的年代,“選擇性翻譯”基本準確,但是現在公開發行之後,也有編造之嫌。
外媒報導沒有價值所以“選擇性翻譯”?
捲入這場紛爭的還有新聞法學者、香港樹仁大學教授及上海復旦大學客座教授魏永徵,以及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錢進。上海《新聞記者》雜誌的同名微信公號,以寬容對待新媒體的名義,發表他們的文章,將問題轉向“如何看待外媒的中國報導”。魏永徵指責“境外有的媒體公然無中生有,造謠污衊”。錢進認為“'選擇性翻譯'更多是一種善意的技術處理”,“此事件更有趣之處在於,圍繞其所展開的公共討論將我們引到這樣的一個老話題之上:如何看待外媒的中國報導”。錢進指出,“在信息過載的互聯網時代,外媒對於敏感性信息壟斷也一去不復返”,外媒的“主觀性的評論究竟有多大的參考價值,確實需要重新評估”。
馬少華教授再次撰文指出,外媒是否不再壟斷“敏感性信息”,外媒在“敏感性信息”之外的“評論性內容”是否沒有價值——這樣難以取得共識的主觀性標準,不應當是“選擇性翻譯”的充分理由。
這場爭論的背景是,得到中共官方支持、投入巨資建立的澎湃新聞網,究竟是拓寬新聞邊界的新媒體產品,還是更懂得迎合讀者的宣傳機器?展江認為,澎湃新聞網的確獲得更大的報導空間,採編團隊也很努力,目前對讀者並非壞事,未來還須拭目以待。 作者:張平 責編:苗子
****

點評中國:澎湃能拔著自己的頭髮升天?

更新時間 2014年9月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15
德國之聲網站截圖
德國之聲,目前正因其在中國報道的價值取向上備受批評,批評的主力是德國自家媒體。
時下有兩家媒體因其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而備受質疑,一家是國內的澎湃新聞,質疑集中在其是不是「市場化的黨媒」,另一家是德國之聲,目前正因其在中國報道的價值取向上備受批評,與五年前「張丹紅事件」一樣,批評的主力是德國自家媒體。兩家媒體屬性不同,所在國別不同,但卻有面臨同一事情,即它們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後者對中國政府的態度,至少可以幫助人們理解澎湃的真實處境。
澎湃有不成為「市場化喉舌媒體」的可能嗎?
澎湃的優點,通過自身展示與媒體同行揄揚,外界都已經看到,內容豐富,可讀性強,原創首發文章多,「在時政內容方面,澎湃的專注與流量,確實可圈可點」。
澎湃之所以惹出這麼多非議,緣於同時發生的兩項指向完全相反的指責,一是「思想火炬」發表微博,稱「中央及時糾偏,嚴厲批評澎湃新聞網「;二是「五月花」撰文,指出澎湃翻譯《經濟學人》的文章是「有選擇的翻譯」,在關鍵問題上有意省略。 前者指澎湃偏離黨的宣傳主旋律,後者指證澎湃「在關鍵時刻站在黨的立場上」。勢頭正盛的澎湃立刻被捲入一場爭論,即澎湃是不是「市場化的喉舌媒體」。
其實,中國媒體幾乎無一家能夠在政治問題上逃脫喉舌命運。能努力打好「插邊球」,讓自己不像《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及省級黨報那樣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讓讀者願意自費訂閱,就是所有不依賴財政辦報的「市場化媒體」的最高願望。澎湃新聞的出現,是《東方早報》為了順應網絡時代而主動做出的變革,無論從其負責人還是採編人員(均是參股者)的主要意願,其實想走的只是「生存-做大」的市場化道路,而不是通向死亡的「自由化道路」;它們銳意要突破的不是政治底線,而是報道手法的創新,報道做得更吸引人。在互聯網將傳統媒體擠壓得喘不過氣之時,需要帶著鐐銬跳舞的中國媒體早就陷入過度競爭,要提高市場佔有率,就不得不走這條路。
新媒體起步需要閃亮登場,澎湃這方面很成功,楞是將同行與觀眾的胃口吊得很高,以為一份能夠走自由化道路的獨立媒體橫空出世。結果同行們發現:在有關黨的政策、國內國際政治方面,澎湃還得與大家一樣戴著鐐銬,只是由於舞技嫻熟,舞姿比他人曼妙一些罷了。
目前,媒體同業對澎湃的關心是它還能走多遠。這個「走多遠」,其實是個本不存在的偽命題。一是黨規訓媒體的韁繩從未放鬆,二是澎湃新聞出世,本來是要求生,不是找死,其報道自有「法度」,不會給自己找難過。事實上,思想火炬已經將那條惹發波瀾的微博刪除,澎湃到底政治上偏離了什麼,目前並沒有下文。據我的經驗,黨在要求眾媒體同唱主旋律時,還是允許以多種形式吟唱,大鼓書、秧歌舞、民歌、詠嘆調都行,顯得百花齊放,很「民主」,也很熱鬧。澎湃新聞與當局的矛盾,絕不是自由化與反自由化的矛盾,而是舞步如何走的矛盾,這「如何走」的實質,是走得如何好看些,而不是當局說向東,澎湃說朝西的方向性矛盾。因此,澎湃面臨的問題,其實並非「左右激流」的夾擊那般嚴重。
澎湃新聞網站截圖
澎湃新聞質疑集中在其是不是「市場化的黨媒」。
中國媒體並未進入「資本的年代」
澎湃之所以引起中國傳媒業關注,還因為它的資本金來源多元化,目前確定的投資者有三方:上海報業集團,控股,53%左右;弘毅資本,20%左右;團隊20%左右。據說,讓團隊參股是為了提高其責任感,促使其辦好媒體。
但是媒體是個很特殊的產業,它有資本的屬性,即追逐利潤;但它卻絕不是個資本說了算的行業,必須受制於媒體作為第四權力的職業道德,求真與體現社會良知。當然,這只是西方媒體的境況,在中國,現代西方媒體理念行不通,媒體業的遊戲規則由黨的宣傳部門說了算。中國當初加入WTO之時,曾承諾向外資開放媒體市場;到了2005年左右,承諾的媒體開放期限已到,於是,針對外媒進入中國市場將使中國媒體市場自由化的說法,中宣部副部長李從軍宣稱,「中國的媒體公司需要按照企業模式展開經營,並要時刻留意保留其意識形態方面的特性,併肩負起正確輿論導向的義務」。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說得更直白,「有幾項標凖永遠不會更改,即:媒體的角色是『黨的喉舌』,黨管理媒體及媒體機構人事,以及媒體依然要承擔正確輿論導向的責任」。這就是說,國內媒體要企業化經營,但規則並非由資本制定,而是由行政權力制定。這一遊戲規則至今未變。互聯網算是高度企業化經營,但政府硬是不惜投入巨額成本,將其馴化。在控制言論方面,當局的投入與堅持,堪稱人類社會古往今來第一。就在8月18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4次會議上強調:「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在中國語境中,所謂「正確方向」,就是維護中共一黨專政。
顯然,中國媒體市場已經引入資本運作與市場化經營,但資本並沒有制訂遊戲規則的資格,只能被迫匍匐於權力腳下。
外媒在中國也得彎下腰
中國媒體不硬氣,西方媒體是否可以昂起頭來,像它們在本國充當「第四權力」一樣?
事實是,外媒也沒辦法不彎腰。我在2003年出版的《霧鎖中國——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一書中,曾專列一章分析了外媒在中國是否可以比中國媒體獲得更多話語權。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對外國媒體進入中國、外媒駐華採訪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與禁區。傳媒大亨默多克為了進入中國想盡辦法,甚至娶了一位中國妻子充當溝通橋樑,但最後卻鎩羽而歸。北京加入WTO時承諾「向外媒開放傳媒市場」,基本上未予遵守,只是象徵地讓一些外媒在接待外國人的酒店裏出現。對於外媒信息至今仍然處於嚴控狀態,比如嚴格審批外媒駐華記者的簽證,控制使用外國傳媒的新聞,限制境外報刊進口,嚴格審查境外電影、電視劇的引進播放等等。目前,《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均辦有中文網站,但中國媒體摘引其內容時需要經過刪削切割。這就是澎湃翻譯《經濟學人》文章為何要「自律」的原因所在。
外媒記者報道中國新聞時,如果有北京不喜歡的內容,會遭到各種程度不等的報復,比如不續簽證等。美國彭博社2012年曾報道過中國高層家庭的財富故事,結果是記者被拒發簽證,駐北京、上海兩辦事處在同一天被警察搜查。彭博高管不得不及時調整方針,公開表示今後不再涉及中國政治,以換取在中國立足的機會。
如果還想找將腰彎到塵埃裏的例子,德國之聲最近的表現可圈可點。8月27日,中國「國際台台長王庚年會見德國之聲總裁彼得•林姆伯格」,林姆伯格表態說,德國之聲要在它的中文節目中再多些報道經濟、文化和歷史話題。節目的內容將尊重(to respect)中國方面的指導路線(Richtlinien—guideline)」(注: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的說法是,「彼得•林姆伯格表示,德國之聲正積極探索在中文節目中加大對德中兩國經濟、文化、歷史等報道力度,並嘗試在尊重對方前提下進行客觀公正報道」)。「遵循指導路線」這類詞匯,是屬於下級接受上級指令時的表態,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也只有《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黨報系列會主動掛在口邊,南方系列等市場化媒體即使被迫遵守,也恥於宣之於口。在德國之聲因報道中國負面新聞過多而解雇蘇雨桐事件還未了結之時,林姆伯格這番表態讓外界看到了這家電台對北京專制者的恭敬與虔誠。
鑒於中國媒體的艱難生存環境,外部人只能希望澎湃走好,很難要求它拔著自己的頭髮升天。在當下的中國,「市場化」並非媒體跳出「如來佛」手掌的通天捷徑。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讀者反饋

中共加入WTO時許下對外開放媒體市場的承諾,在2005年開放期限到期時,立即變臉指稱媒體應是黨的喉舌,要承擔正確輿論導向的責任,收緊對外媒的管控,再一次展現中共一向把自已的【承諾】、【協約】視為【策略須要】的狡獪嘴臉,【背信毀諾】在中共的眼中是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的。令人困惑的是,六十多年來總是有那麼多人受騙,當中不止一次被騙上當的更不知凡幾。對著這個油腔滑調,用盡金錢手段誘人上釣的騙子,廣東話那句【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倒是挺合用的傍身警語。德國之聲與一眾外媒,今天該領教到中共的精湛騙術吧。與騙子同行,不上當被騙才怪。
孟光, Hong Kong
也就是說,只有反共甚至反華的新聞媒體才算的上自由媒體。任何稍微站在中國政府立場上的媒體都是被獨裁統治的。自由媒體在對待中國政府時不得有任何贊同,必須並且只能對其進行批評譴責,只有這樣,才表明媒體的新聞自由
ZhengYin, Sydney
不知為何BBC中文網對這位何先生情有獨衷。他寫過多少糟糕的爛文,充斥著無恥的文字,卻被一再貼出。難道BBC就找不到更有水凖一點的文章了嗎。
dlc, 
人民是愚蠢且信息不對等的,而三人便能成虎;媒體本來就是資本的喉舌,背景不同政治傾向不同罷了;每個人都有標價,所謂媒體人的職業道德也不例外。說到底只是歐美媒體的洗腦水平高過黨報罷了
Adam, Shanghai
為什麼要升天?接地氣的好好活著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嗎?
PUMPKIN, QINGDAO
歐洲媒體中,對中國偏見最大的就是德國媒體。這種偏見不僅僅是共產黨方面,而是中國的方方面面,大量把中國的個例放大到全體中國人、中國上大加批判,德國之聲更一直是其中的一面領軍旗幟。
現在德國之聲不過是試圖想要扭轉自己一貫的反華(而不是反共)立場,就成了「對北京專制者的恭敬與虔誠」?可想而知,德國的媒體對待中國新聞的報道,是何種之態度。
DI
澎湃辦的不錯,很有吸引力。剛開始上路,需要有個過程確定自己可以走的路和把握的分寸尺度。
上海其實是搞折中,搞協調的高手,當然實際上「改革」二字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協調和妥協。不會輕易的走政治上的極端。也不會盲目保守,固步自封。這是中國最有理性的城市。北京式的政治狂熱,在上海是被看作負面的做派。
遠西, Santander,Spain
這片扯淡的文章通篇在扯淡。環球時報的銷量在每期200萬份,作者把他吃下去了?人家環球是完全市場化的媒體,盈利能力和影響力不是你這個妒忌得眼睛滴血的人能比的。作者省省吧。這片文章能看到的就是一個小人無恥的詆譭。
一笑而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