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略說 「譯藝獎」四位得獎者:吳家恆:知名編者主持人......Jojn Cage 傳記;隨胡乃元漫談音樂 (2024/2025); 梁永安:完成約近百五十本譯著,《動物農莊》2025 ;洪世民的 Peter Drucker 翻譯;彭淮棟 (1953~2018)先生: 知名譯者, 2015年榮獲「譯藝獎」,譯藝獎2015 彭淮棟譯歷自述-

 

略說 「譯藝獎」四位得獎者:吳家恆:知名編者主持人......Jojn Cage 傳記;隨胡乃元漫談音樂 (2024/2025);  梁永安:完成約近百五十本譯著,《動物農莊》2025 ;洪世民的 Peter Drucker 翻譯;彭淮棟 (1953~2018)先生: 知名譯者, 2015年榮獲「譯藝獎」,譯藝獎2015 彭淮棟譯歷自述-


John Milton Cage Jr. (September 5, 1912 – August 12, 1992) was an American composer and music theorist. A pioneer of


音樂節外一章|古典音樂要吸引人,必須做到最高的境 界 今天下午TC音樂總監胡乃元與吳家恆先生以「連續性」 為題對談,談到音樂的連續性時,提到音樂家要讓音樂 可以 ...
她的藝術經歷亦涵蓋劇場表演,曾任客席小提琴家 於美因茨國家劇院(Staatstheater Mainz)、波鴻劇院(Schauspielhaus Bochum),並曾於科隆劇院(Schauspiel ...
本場講座邀請國際知名小提琴家胡乃元,攜手音樂廣播主持人吳家恆對談,分享他對音樂的深刻見解,也將聊聊德弗札克《來自新世界》交響曲,以及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與五 ...
Aug 3, 2025 — 與談:吳家恆. 每年TC 音樂節期間,由小提琴家胡乃元——同時也是 ... 小提琴與大提琴雙重協奏曲,由胡乃元與蓋瑞・霍夫曼攜手詮釋,作品中兩位 ...
Nov 3, 2022 — EP09|從管風琴、小提琴到鋼琴,不同時期的「樂器之王」們. 主持人 吳家恆. 單曲長度 00:21:03.
在屏東永勝五號書店,因為屏東是小提琴名師李淑德老師的故鄉,而胡乃元當年也是李老師的學生,所以從他當年跟李淑德學琴說起,還現場示範了胡乃元琢磨克萊斯勒 ...
今年TC室內樂團巡演將以此作壓軸獻演,同場演出布拉姆斯的小提琴與大提琴雙重 ... 吳家恆;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 ...
1. 吳家恆. 2022-0917-音樂達文西「尋訪恆春民謠先師-陳達」尋著風的民謠人-陳麗萍 ... 殷巴



wwww





動物農莊(革命經典.80週年紀念版)
Animal Farm


作者: 喬治.歐威爾 
原文作者: George Orwell
譯者: 梁永安
出版社:漫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5/08/20


20世紀最震撼人心的「國王的新衣」式小說
史上最諷刺的寓言故事

  「在《動物農莊》中,歐威爾給我們上了一課,讓我們知道人會如何助長政治恐怖。這一教訓將永遠與明年的選舉一樣是最時新的。」――羅素.貝克

  ★ 最新改編動畫電影於2025年7月全球上映,導演為《魔戒》中扮演「咕嚕」的安迪瑟克斯(Andy Serkis),塞斯羅根、伍迪哈里遜等人配音主演。
  ★ 收錄美國作家、兩度普立茲獎得主羅素.貝克所寫的後記。

  「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喬治.歐威爾這部永恆又及時的寓言小說,以尖銳的諷刺筆觸,刻畫了一個飽受壓迫的社會,盲目走向極權主義的歷程。它講述了一個關於動物社會的精彩故事,也是當代政治的寓言。

  一群動物反抗農場主人,希望建立一個動物們平等、自由、快樂的社會。這群過勞和飽受虐待的動物占領了農場,他們懷著火熱的理想主義,喊出激動人心的口號,著手創造一個進步、正義、平等的天堂。由此,一部史上最諷刺的寓言故事誕生了。這寓言是為成年人而寫的一則鋒利童話故事,記錄了從反抗暴政的革命,到同樣可怕的極權主義的演變過程。

  《動物農莊》在1945年8月17日於英國首次出版時,史達林主義統治下的俄國被視為它的撻伐對象。歐威爾稱《動物農莊》為一則諷刺史達林的故事,此一寓言反映了1917年俄國革命至史達林時期的歷史事件。如今顯而易見的是,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打著什麼旗幟,只要自由受到攻擊,歐威爾的這部無比犀利和殘酷的喜劇,仍然具有極度深刻而新鮮的意義和訊息。

  《動物農莊》如同80年前一樣,依然鮮活生動,它是關於世界各地那些渴望解放者的寓言。當我們透過自身歷史的視角,見證革命的動物之崛起和血腥隕落時,我們便在最理想主義的組織中,看到了極權主義的種子;在最具魅力的領導人身上,也看到了最殘酷壓迫者的靈魂。

  這部以政治為根本的作品,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超過70種語言譯本,全球銷量4000萬冊以上,成就已經遠超過作者的野心,與三年後出版的《1984》共同確立了歐威爾做為重要文學家的地位。在今天看來,本書仍然與80年前一樣有著現實相關性。

得獎紀錄

  雨果紀念文學獎
  《時代雜誌》評選二十世紀百大小說
  美國圖書公司評選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評選西方世界之偉大著作

各界推薦

  「說我對這本書感到震驚,還太輕描淡寫。農場動物的命運如此悲慘,豬那麼卑鄙、虛偽又奸詐,羊又那麼愚蠢。孩子對不公有敏銳的直覺,而最讓我難過的就是:那些豬實在太不公正了。」――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使女的故事》作者

  「《動物農莊》讓我們明白,歷史可以被篡改,語言可以被奴役……我們需要《動物農莊》,不只是為了記住蘇聯,而是為了記住歷史如何被重新書寫。」――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魔鬼詩篇》作者

  「西方國家夠聰明、夠強大,能夠辨認出極權主義並抵抗它的控制――這種觀念是一個危險的迷思。你喜歡的話也可稱之為一個童話故事――諷刺的是,我們很容易會相信這個童話故事,因為《動物農莊》的存在讓我們陷入錯覺,以為我們已經武裝得夠好。」――蒂亞.歐布萊特(Téa Obreht),柑橘文學獎得主

  「這本書適合每個人,五十年後,它的光芒依然不減。」――露絲.倫德爾(Ruth Rendell),英國驚悚犯罪小說家

  「《動物農莊》除了是童話故事,它也是一本政治小冊子,一個對人類愚蠢的諷刺,一聲對所有嚮往烏托邦的人的大聲呵斥,一則伊索傳統中相當精彩的寓言。它同時還是一篇撻伐政治天真的激情講道。」――羅素.貝克(Russell Baker),美國作家,普立茲獎得主

  「《動物農莊》是東歐異議人士的隱密聖經。」――提摩西.賈頓艾許(Timothy Garton Ash),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

  「《向加泰羅尼亞致敬》作為政治新聞的典範而流傳至今,而《動物農莊》和《1984》則永遠屬於反抗文學。無論它們在西方被賦予了何種意義,它們都為東方人民帶來了勇氣。」――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美國評論家、散文家,普立茲獎得主

  「奧威爾以一種接近拉封丹和蓋伊的簡潔、機智和冷靜的方式,表達了他的主題,他的散文如此樸素、簡潔,與他的目的如此完美地契合。」「這部寓言不僅批評蘇聯,也批評整體的權力腐化。歐威爾用極度節制與精煉的文體,呈現了理想如何被背叛。」――艾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美國作家、文學評論家

  「它證明了政治寓言可以成為現代經典。」――約翰.凱瑞(John Carey),牛津大學文學教授

  「它是一本政治寓言,也是道德寓言。歐威爾不只是譴責史達林主義,更提醒我們革命會如何吞噬自己。」――克里斯多福.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美國作家

  「《動物農莊》仍然是我們對現代歷史陰暗面的偉大諷刺。」――麥爾肯.布拉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英國作家

  「給我們時代的一個充滿智慧、富有同情心和啟發性的寓言。」――《紐約時報》

  「絕對一流,堪媲美伏爾泰和史威夫特。」 ――《紐約客》

  「幽默而尖銳的諷刺,描繪多數人被少數人統治。」――《衛報》

  「像玻璃一樣清晰,一樣犀利……《動物農莊》具有雙重意義,既鋒利,又如史威夫特般清晰。」――《大西洋月刊》

  「奧威爾的諷刺作品範圍廣泛,構思巧妙,文筆優美。」――《舊金山紀事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喬治.奧威爾(1903-1950)是艾瑞克.布萊爾(Eric Blair)的筆名,出生於孟加拉,就讀於伊頓公學;在緬甸的印度帝國警察服役後,他回到歐洲,以寫小說和散文為生。他本質上是一位關注自己時代的政治作家,是一個感情強烈的人。作為極權主義的反對者,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在保皇黨軍隊中服役。除了他的經典作品《動物農莊》之外,他的作品還包括一部根據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經歷,所改編的小說《緬甸歲月》,兩部關於貧困的第一手研究《巴黎和倫敦的落魄》和《通往維根碼頭之路》,講述了他在殖民地的經歷。當然,還有一部非凡的政治預言小說,其書名《1984》已融入我們的語言,廣泛被人引用。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文化與抵抗》、《現代主義》、《失意錄》、《回憶的餘燼》、《情感教育》、《愛的藝術》、《當下的力量》、《盲眼刺客》、《美麗新世界》、《重訪美麗新世界》等。
 



WWWWW


洪世民


上週末脫離第一層趕稿地獄。暑假地獄倒數四天。
八月,老婆改去板橋工作(到家最早也快九點),兩鬼不想回外婆家,我這鎖喉偽單親的時間又更長。原想多陪他們出去走走,無奈身在趕稿地獄,只能任他們在家軟爛。(幸好幾個月前就決定要衝一次海端。)
昨晚也出善宰地獄了。
平日23:00 – 24:00。
雖然其中幾集情緒起伏太大,讓我輾轉難眠。
但總之是預防了趕稿地獄的乾眼問題,也轉移了暑假地獄的情緒。
不知怎地入戲超深。
彷彿靈魂被撕開,掏走了一些,揉揉洗洗又放回來。
幾首OST也如招魂幡。
音樂的亡靈好像回來過。
沒有CASIO G-SHOCK帶我穿越回三四十年前舊家的National,
幸好還有十年前(買給大鬼但很快被棄)的CASIO小琴。
好幾年沒碰了。
終究不能重來。
那些錯過的、失去的、搞砸的、怯於表達的、戛然而止的、轉了彎就不見蹤影的。
點點頭,笑一笑,繼續向前走。
只有趕稿地獄是真實。
※幕後花絮
同一時間也有猗窩座,
有金珉奎的新CK廣告,
但最後我心裡只有善宰,
大鬼說我是渣男。

WWWWWW

  懷念彭淮棟 (1953~2018)先生 —友情 (7影片、文字檔及補充)。聯合報的新聞本業已經不配稱為「媒體」。

胡守芳(17):建築師,作品曾獲十多次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翻譯獎、譯文組評審獎、海外華文創作獎/1971年北一女畢業/加拿大溫哥華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建築學士/從事寫作、翻譯和漢語教學、建築設計師。
 
張嚶嚶(17):現職專業譯者、作家,譯著《孤獨》乙書,曾榮獲中國時報「開卷」1995年度十大好書獎。
 
彭淮棟(17):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著名新聞編譯,知名譯者, 2015年榮獲「譯藝獎」,譯作領域範圍涵括層面遍及哲學、藝術、政治、思想、歷史、音樂等,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俄國思想家》《自由主義之後》《西方政治思想史》《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鄉關何處》《現實意識》《南非短篇小說精選》《搗蛋鬼皮爾》《智慧書─永恆處世經典》《魔山》《文化與社會》《我兒子的故事》等書。



東海大學
http://flldold.thu.edu.tw › web › page
東海外文Interplay期刊 · 教師榮譽事蹟 · 學生榮譽事蹟. 系友. 首頁; 系友; 傑出系友; 業界 ... 劉森堯(16):影評家、作家、現任教逢甲大學外文系/國立愛爾蘭大學愛爾蘭 ...


彭淮棟(17):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著名新聞編譯,知名譯者, 2015年榮獲「譯藝獎」,譯作領域範圍涵括層面遍及哲學、藝術、政治、思想、歷史、音樂等,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俄國思想家》《自由主義之後》《西方政治思想史》《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鄉關何處》《現實意識》《南非短篇小說精選》《搗蛋鬼皮爾》《智慧書─永恆處世經典》《魔山》《文化與社會》《我兒子的故事》等書。//


WWWWW
譯藝獎2015 彭淮棟譯歷自述- YouTube


彭淮棟譯歷自述 2015年8月31日
忝列譯林,忽忽半生,享不虞之譽於謬賞之識與不識者。花甲之年,卻顧所來徑,強不知以為知,處處皆是,譯筆舛誤,亦何可勝數,惶愧何似。而結褵30載,碌碌為稻梁謀,得暇輒埋首案頭,開門七事無一用,全賴髮妻玉玲含辛持家,不知此生何以為報。
譯路既長,可記之人之書之事蓋夥,唯區區素乏記性,加以老懶相尋,難追往者,何莫寧為吉人,權且忘其所忘,憶其所憶。


*《魔山》 1976,或1977年,5月某日,自台北返回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午後獨座家中客廳,四顧岑寂,忽有所思,取稿紙,並The Magic Mountain,列置桌上,審視全書首頁,而走筆譯其首句,而首段,而逐頁。此即《魔山》翻譯之始,亦即區區生平譯事之發軔。 次日復返台北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之交圓環附近山麓租住處,從此埋首魔山數寒暑。猶記當時已放棄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學業,幽隱斗室,夜以繼日,數日即易一原子筆,向晚時分至公館麵店囫圇一餐,復歸伏案,一燈熒曖,往往至曙。余本農家子,淪跡台北,每值軟橋家中田疇有事,插秧割稻,歸而力作如故。

當時使用六百字稿紙,譯畢粗估50萬字,初稿高積案頭如小丘,謄錄一過,順便增刪潤飾。二次謄錄既了,猶未盡如意,遂手抄第三次,且寫且改,作為清稿。
余譯《魔山》,純由興趣,實則螻蟻撼樹,少不更事,愚勇以赴。英文版《魔山》其厚如磚,譯稿如山,經此磨難,從此譯書每覺輕盈,至《西方政治思想》與《浮士德博士》,始感大山崎嶇。


《魔山》主角漢斯.卡斯托普在深山療養院,訪客而成居民,每於夜闌人靜,藏身院中圖書室放唱片欣賞音樂,遍聆名曲,Thomas Mann使出看家本領,假卡斯托普之耳之思揮灑其音樂素養,浩瀚兼精深,區區當時於西方古典音樂略識之無,強充解人,極汲深綆短之窘,有愧作者,更愧讀者。然卡斯托普聆樂,其情其景,一譯難忘,2000年譯薩依德自傳《鄉關何處》,傳主自述早年窺探其父庋藏之音樂寶庫,每常寅夜竊播唱片,痴醉自娛。關於其事之孕思,薩依德未見著墨,然筆者一見而憶卡斯托普療養院子夜聆曲銷魂,兩文機杼如出一轍。所異者,薩依德全以理性研析音樂,Thomas Mann則假卡斯托普之聽樂與書中人文主義者塞特布里尼之批判,初申其音樂曖昧而具魔性之論。


譯畢《魔山》,寫萬言譯序<湯瑪斯.曼和《魔山》>,詳述此書緣起、成書經過、旨趣及意義,歲月綿渺,久已渾然不省所言何物,日前重披此序,見此一段,如睹預言:


1947年的《浮士德》,書中敘述者認為藝術家的成長過程乃人類命運的典範,而音樂藝術家可為各種廣泛論題的典範; 藝術的、文化的、人及其心靈在現代的處境。我們可以異議這種認定,但是,寫一位音樂家脫棄心智的清醒制約,實在就寫活了一個脫棄清醒而放縱原始本能的社會--曼由前世紀後半葉活到本世紀上半葉,親歷一、二次世界大戰; 雖常自居尼采的傳人,但也認清尼采對現代思想與藝術,尤其德國政治的影響。讀者若了解德國對本世紀歷史的左右力量,則可見那位音樂家主角的病態與毀滅呈現的不僅是納粹治下的德國,簡直就表達了現代文明現代人,書中敘述者的看法大致可以成立。



著手《魔山》,乃至作序之時,何曾夢見翻譯《浮士德》之日,無論譯自德文。<湯>序繫年1979年5月,《浮士德》導論與註解結筆於2014年10月,合計譯書生涯首尾36載,當時逞其愚勇痴撼巨著於而立之年,今日賈其餘勇唐突又一傑構於知命之歲,區區之Thomas Mann緣可謂既有其始,亦克有終。


《俄國思想家》
兵役之後,至台北秋雨印刷公司任職英文文案,得識玉玲。區區愚拙,玉玲慧質,區區如船之得錨,此生自是而有安頓。玉玲持門戶,勝一大丈夫,余不知修幾多世,得與共枕。
當時聯經出版公司迻譯牛津Past Masters系列,余抽暇譯其中紐曼、柯立芝、但丁等冊。
1985年,應林載爵兄之召,備員聯經編輯部,專職審閱<現代名著譯叢>譯稿,逐字逐句核對原文與中譯,獲益良多,且得以多閱名著,眼界大開,並由是而益知譯事之難,睹他人之失,惕自己之過。當時常思孔子「吾欲寡過」一語,深感翻譯無功,寡過為得。


時錢永祥兄在聯經編輯部兼任顧問,不以區區拙淺,建議翻譯Russian Thinkers,余不揣鄙陋而應命,約歷一年又半,以題材深得我意,作者文采又賞心,余於至難之中,得譯事之至樂。
然外成必有內助。書將出,作<譯序>,末段興感:
      憶自民國七十四年除夕起筆,歷十八年而具形狀,其間與書中人物同其大夢,於我是歲月暗換,然現實仍是活生生的現實,日間上班,入夜則伏案,快然自足而多疏家務,多謝吾妻玉玲擔待。
此段感念,余至今時刻在心。


其時余猶新婚,每日自聯經下班抵家,飯後即伏案至午夜,玉玲曾以淡色素描,畫一長髮少女閉目嗑睡,頭微側,睫毛低垂,嬌態可掬,旁註「不要讓愛情睡著了」,語簡意遠,柔情萬種,余雖魯鈍,睹之旖旎溢懷,愛愧交集。今再記此事,以為天下專顧己事而忘忽賢妻者戒。

*自鑄新詞
字典有大用,而尺有所短。譯者於原文不見於中文辭書之字詞,允宜細考其義,自運鑪錘,創發新詞,不惟豐富中文,亦且嘉惠讀者。
.余未入聯經,已為聯經翻譯博藍尼《意義》、《博藍尼講演集》、《科學,哲學與社會》諸作。博藍尼談知識、思想,而時涉政治,數次提及東歐dissident。其時中文尚無dissident觀念,無論翻譯,余考索英文字根,幾經敲磨,譯為「異議分子」。博藍尼書中多處使用context與frame,余亦取定為「脈絡」、「框架」。管見所及,上述三詞皆原文之中譯首例。




.1986年9月,US News & World Report中文版由聯合報發行,次年,余應邀審稿,繼而不次升任副總編輯。

其時台灣各界於美國政治、財經、保健各層面之用語至為陌生,余閱稿之際,頻見issue、market share、survival、survival rate等詞,而中譯者每為束手,為一勞永逸計,區區悉心詳究諸詞原義,而審定為「議題」、「市場占有率」、「存活」、「存活率」。諸詞如今皆成常語。

*吳魯芹
余在聯經處理譯稿,鑑於西方人物、作者、書名之中譯向來雜異,每閱一稿,必擇既有譯法之可取者而用之,以劃一聯經譯品之人物、作者、書名,兼利讀者。
1986年初,《聯合文學》囑譯《巴黎評論》作家訪談Writers at Work,首篇為<莎岡訪問錄>。余譯畢次篇<羅伯.潘.華倫>,遍尋訪談所提人物、角色、書名之現有中譯,以便採納,忽記吳魯芹《英美十六家》既廣論歐美名家,必有可用,遂至書局捧讀此書,書中正有羅伯.潘.華倫篇,讀之駭異。該篇所記羅伯.潘.華倫書房擺設,乃至吳對詩人所提問題,問題之順序,提問之遣詞用字,及詩人答問之內容與用語,無不與《巴黎評論》雷同。......


結語
翻譯雖小道,非大能莫辦。《文心雕龍》第二十六「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雖論神思,其言學、理、才、辭,用於翻譯,實極妥貼。
余不倚翻譯為衣食,以久涉此道,略知甘苦,深不以流俗卑視譯者為然。使無譯者,何來譯品,若無能手,何來佳譯。漢清兄眼界宏廓,素重翻譯,復獨排俗見,品題譯者而勵之獎之,卓識慧見,海內一人,漢清講堂「譯藝獎」,海內一獎也。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齊邦媛東海大學教翻譯《巨流河》 2009, 頁370 等等



2019年8月22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70










----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70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GOOGLE 機械翻譯討論例 In Austria, creativity meets sustainability...

  GOOGLE 機械翻譯討論例 

In Austria, creativity meets sustainability as disused oil tanks are transformed into massive indoor climbing gyms.在奧地利,創意與永續發展完美融合,廢棄的油輪被改造成巨大的室內攀岩館。

Once giant fuel storage units, these towering steel cylinders now host adventure zones with artificial rock faces, overhangs, and bouldering walls. Their original cylindrical shape offers a vertical climbing experience you won’t find in standard gyms.

這些曾經巨大的燃料儲存裝置,如今已成為探險區,設有人工岩壁、懸垂結構和抱石牆。其獨特的圓柱形設計,帶來在普通攀岩館中無法體驗的垂直攀岩體驗。 在室內,不同程度的攀岩者可以挑戰從初學者到專家級的路徑,安全系統、軟墊地板和主題攀岩區更是錦上添花? 增刺激 。Inside, climbers of all levels can tackle routes from beginner-friendly to expert challenges, with safety systems, padded floors, and themed climbing zones adding to the thrill.
透過重新構想這些工業巨擘? 巨物,奧地利正在減少建築垃圾,保護資源,並將過去的遺跡轉化為充滿活力的社區中心。 這對地球和探險愛好者來說都是雙贏的。 🧗🏼🌍 #攀岩創新 #永續再利用 #升級改造空間

By reimagining these industrial giants, Austria is reducing construction waste, preserving resources, and turning relics of the past into vibrant community hubs.
A win-win for both the planet and adventure seekers. 🧗🏼🌍